2021/04/08

讀書 克魯曼談比特幣:貨幣系統將倒退300年

讀書  

克魯曼談比特幣:貨幣系統將倒退300年

2018年7月31日

我還在渡假,在歐洲不同的地方健行和騎自行車。我盡量關注新聞,但只有偶爾在無法預料的地方和情況下,我可以真正寫些東西和貼出來。

但現在就是這種時刻,所以我想預先貼一些我回國後準備做研究的東西。具體來說,兩週後我要在一場討論區塊鏈等概念的會議上扮演高斯登(Emmanuel Goldstein)—這位被指定的敵人。如果你只對友善的觀眾演講,你對自己的挑戰就不夠。所以我想也許我應該解釋為什麼我是個加密貨幣的懷疑者。

歸結原因有兩個:交易成本和缺少繫栓(tethering)。讓我來解釋。

如果你縱觀整個貨幣史,長期而言有一個明顯的方向:就是降低做生意的摩擦和處理這些摩擦所需的真實資源量。

首先有金幣和銀幣,它們質量重,需要嚴密的安全保護,且製造時消耗許多資源。

然後是以部分準備金擔保的紙幣。它們受歡迎是因為比裝在袋子裡的錢幣容易處理;它們也減少需要的實體貴金屬,正如亞當.史密斯說的「提供某種空中的馬車鐵道」,釋放資源供其他用途。

即便如此,這個系統仍然需要大量的商品貨幣。但中央銀行制—由私人銀行持有自己的準備金,並存在中央銀行,而非持有黃金或白銀的形式—大大減少了這種需要,而且轉換為法定貨幣幾乎完全取消它。

在此同時,人們逐漸從現金交易轉向其他支付,先是轉向支票支付,然後轉向信用卡、簽帳卡和其他數位方法。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對加密貨幣的狂熱似乎很怪異,因為它與長期趨勢的走向相反。捨棄近乎無摩擦的交易,做生意的成本增加了,因為轉移一個比特幣(Bitcoin)或其他加密貨幣單位需要提供全部過去的交易史。我們不要用點擊一下滑鼠就能創造的錢,反而想要必須挖礦才產生的錢—透過資源密集的電算。

而且這些成本不是附帶發生的,無法靠創新來抵銷。正如布倫納梅爾(Markus Brunnermeier)和阿巴迪(Joseph Abadi)指出,高昂的成本—使創造新比特幣單位或轉移舊單位變得昂貴—對一套要在分散式系統中創造信心的計畫是不可或缺的。

紙幣行得通是因為人們知道發行它們的銀行,而這些銀行有維護信譽的誘因。政府有時候濫用創造法定貨幣的特權,但大多數政府和央行會執行控管,同樣因為它們關心自己的信譽。但你卻應該相信比特幣是真的,而不必知道是誰發行它,所以你等於需要用數位版的咬金幣法來確定它是不是真的,而製造某種方法來滿足這種檢驗的成本必須高到足以避免詐騙。

換句話說,加密貨幣熱愛者實際上是在讚頌使用最尖端的科技來讓貨幣系統倒退三百年。為什麼要做這種事?它能解決什麼問題?我至今還未看到這個問題的明確答案。

記住傳統貨幣通常運作得很好。交易成本低。一美元一年後的購買力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比一個比特幣的可預測性高一個數量級。使用一個銀行帳戶意謂信任一家銀行,但大體而言銀行值得這種信任,遠高於持有加密貨幣的公司。所以為什麼要改用效用遠為不佳的一種貨幣形式?

的確,在比特幣推出八年後,加密貨幣在實際商務上的應用進展很有限。少數幾家公司接受比特幣的支付,但我的感覺是這多半是傳達訊息—看看我,我很先進!—多過於真實用途。加密貨幣有龐大的市值,但它們絕大多數被以投機工具持有,不是因為它們作為交易媒介的用途。

這是否表示加密貨幣是純粹的泡沫,最終會化為烏有?值得指出的是,還有其他類似貨幣的資產實際上很少被當成錢來使用,但人們還是持有它們。黃金不被當成實際的錢有很長一段時間,但它仍保有其價值。

就很大程度來說,現金的情況也一樣。雖然現金交易很尋常,但它們只占購買金額的一小部分,且比率不斷下降。但美元現金持有占GDP比率從一九八○年代以來不減反增—成長的原因完全歸功於五十美元和一百美元紙幣增加。

高面額的紙幣不常用來支付—事實上,許多商店不接受它們。所以持有那麼多現金是為了什麼?我們都知道答案:逃稅、非法活動等等。而且現在大部分持有是在美國以外的地方,據估計外國人持有的美元超過一半以上。

顯然加密貨幣實際上競逐一部分這類生意:很少人使用比特幣來支付帳單,但一些人用它來買毒品、顛覆選舉和類似的活動。黃金和大面額紙幣的例子顯示,這類需求支持龐大的資產價值。所以這是否表示加密貨幣即使不是它的支持者宣稱的轉型科技,也可能不是一個泡沫?

這就是談到繫栓—或者更精確地說,加密貨幣所缺少的繫栓—的時候。

在正常的生活中,人們不擔心上面印著已故總統肖像的綠色紙片來自哪裡:我們接受美元紙幣因為其他人也會接受美元紙幣。但美元的價值並不直接來自自我實現的預期:最終它的後盾是美國政府將接受以美元支付納稅的義務—它能執行這個義務,因為它是政府。也可以這麼說,法幣有其根本的價值,因為握著槍桿子的人說它們有。而這表示它們的價值不是人們喪失信心時會破滅的泡沫。

而那些囤積在毒梟藏身處的百元美鈔的價值,是與美國國內較小面額紙幣的價值繫栓在一起的。

就某個程度來說,黃金的情況很類似。大多數黃金只是存放著,它有價值是因為人們相信它有價值。但黃金確實有真實世界的用途,可用於首飾和用作填補牙齒的東西,所以對真實的經濟提供一種薄弱但真實的繫栓。

對照之下,加密貨幣沒有後盾,與現實沒有繫栓。它們的價值「完全」取決於自我實現的預期—這表示全面崩盤是真實的可能性。如果投機者集體同時產生懷疑,突然害怕比特幣變得一文不值,那麼比特幣將變成一文不值。

這種事會發生嗎?我想會發生的可能性較大,部分原因是加密貨幣的救世主式理論和較世俗的真實可能性間的落差。換句話說,比特幣(其他加密貨幣可能無法辦到)維持主要用於黑市交易和逃稅有可能達成均衡的狀態,但這種均衡如果存在的話,將很難輕易達成:一旦區塊鏈的未來無疾而終,失望可能讓一切崩塌。

所以,這是何以我是一個加密貨幣懷疑者。我可能錯嗎?當然。但如果你想反駁我錯了,請回答這個問題:加密貨幣能解決什麼問題?別只是嘗試以科技囈語和自由放任主義的蠢話來封住懷疑者的嘴巴。

克魯曼戰殭屍:洞悉殭屍經濟的本質,揪出政經失能的本源

(本文摘自保羅.克魯曼著《克魯曼戰殭屍:洞悉殭屍經濟的本質,揪出政經失能的本源》,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