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0

不疲勞的生活 : 安保徹

不疲勞的生活 : 安保徹

日本免疫學健康專家安保徹,直擊“疲勞”問題,剖析疲勞形成的不同原因,説明你正確認識疲勞、對症處理,徹底消除疲勞。

《不疲勞的生活》還有真人示範辦公室疲勞消除法,簡單易行。剖析了白領共同的生活壞習慣,提供了巧妙處理的小方法,是一本特別適合現代白領的健康讀物。上緊發條的日子,也能不疲勞!上班沒精神?開會犯睏?與客戶談判總是精力不濟?

為什麼有些人一上班就需要大量的咖啡來維持精力,坐在辦公椅上仍然感覺腰酸背痛,每天忙著處理自己的那點事務都感覺力不從心,下班後更是連約會的力氣都沒有了;而另一些人卻精力充沛,不僅能夠及時而明智地處理問題,得到老闆的賞識,還能對社會熱點侃侃而談,甚至更新微博……

導致我們沒有精力的原因是什麼?那就是“疲勞的身體狀態”。

疲勞是身體發出的信號,你所感覺到的每一點疲倦感,都是身體在試圖阻止你陷入更危險的狀態。安保徹,國際知名免疫學專家,日本健康類暢銷書作家。畢業於日本赫赫有名的東北大學醫學系,後赴美進修。他的研究屢有重大的醫學突破,從事過敏、關節炎、痛風等各種慢性病,到愛滋病、癌症等重症療法研究,貢獻良多。他英文論文發表多達200餘篇,在國際免疫學領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部分 疲勞的真面目就是“你辛苦了”!(1

    疲勞的類型

    疲勞是身體生病前的SOS信號

    不論在職場還是在家庭,我們常常以“你辛苦了”這句話來作為問候語。對於那些拼命工作、精疲力竭的人來說,這句話聽起來是那麼的溫暖和體貼。

    但是,如果我們被問道:“辛苦了,到底是哪兒覺得辛苦呢?”大多數人都無法確切地回答。其實,這種感覺辛苦的疲勞倦怠感,與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幸福,有著密切的關係。

    疲勞,一言以蔽之,是疾病的前兆,是身體在生病之前所發出的SOS信號。

    若對這些“身體的資訊”充耳不聞,身體就會生病,不要說工作,就連基本的生活都將無法維持。

    相反,如果能夠瞭解疲勞的本質,在疲勞惡化之前將身體拉回正常步調,疾病也就無從上身。如果瞭解了疲勞的本質並對它加以控制,進而徹底消除疲勞的話,身體就能發揮原有的力量,讓自己完成更重要的工作,每天都可以過得愉快而充實。

    你對“身體的資訊”有多敏感?

    當你感覺疲勞時,究竟是身體的哪個部位不舒服呢?聽到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會說:“不就是全身‘覺得累壞了’嗎?”我們無法察覺細節,只是一味地感到疲倦罷了。

    尤其對於體力充沛的2035歲的健康男性來說,聽到“身體的資訊”這個詞,絕大部分人的反應應該都是:“完全不懂是什麼意思”。就男性而言,開始瞭解何為身體的資訊,多半是在35歲之後,或者某天生病了,才會開始注意身體發出的警報。

    說到消除疲勞的方法,男性多半單純地以為“好好休息”或者“好好睡上一覺”即可,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呢。比起男性,女性就敏感多了,也比較容易瞭解什麼是身體發出的資訊。

    近年來通過上網可以搜索到許多保健資訊,買到各式各樣的保健品,於是湧現出一批“健康迷”。但是,能夠“接收”身體發出的信號、理解身體狀態的意義、瞭解身體健康真諦的人卻不多。

    由自律神經的構造來看疲勞的類型與進程

    光是疲勞就有好幾種“類型”,不同類型當然有不同的紓解方法。免疫學為我們的判斷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只要大家跟隨我一起來對它進行簡單瞭解,疲勞的不同狀態便會十分明瞭。

    我將在第六章詳細說明免疫學的機制,它是運用人類與生俱來的免疫力來治療疾病。簡而言之,就是“依據白血球的活動,讓擁有自愈能力的身體免於疾病侵襲”。

    我與研究夥伴外科醫生福田稔先生觀察到,自律神經對白血球的活動影響很大,從而發現了“白血球的自律神經支配法則”。通過這個法則,就能對疲勞的類型與消除法作出確切的劃分。

    另外,疲勞的“進程”與疲勞的類型相同,也可分為幾個階段:“5分鐘深呼吸可消除的疲勞”、“發出生病警報的疲勞”到“進入疾病階段的疲勞”。在不同的階段,疲勞讓身體內部不停產生變化並且形之於外。

    本章將對疲勞的類型與階段作詳細的說明,讓大家能夠正確判斷自己究竟處於何種疲勞狀態,進而輕鬆找出相應的對策。

    體檢表1你的疲勞屬於哪種類型

    為瞭解自己疲勞的類型,請先完成下兩頁的體檢表。

    自律神經傾向與疲勞類型

    體檢表結果選A項較多的人,屬於“交感神經活躍型”,簡單地說,這種人就是“太忙了,總是疲勞”的類型。據調查,總是被繁忙業務追著跑的業務員是這類人的代表。忙碌的現代人,70%以上都屬於交感神經活躍型。

第一部分 疲勞的真面目就是“你辛苦了”!(2

    B項較多的人則是“副交感神經活躍型”,他們猶如受到過度保護的小學生,“身體一動馬上覺得累”,屬於“太放鬆導致身體機能低落,以致動一下就累”的類型。也就是身體過於放鬆,使得身體緊張活動的承受範圍極小。現代人當中,大概有30%的人屬於這一類型。

    或許類型A和類型B的疲勞感受很相近,然而導致兩種結果的原因卻截然不同。至於AB選項數目差不多的人(差距13個以內)也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身體好的人,他們的自律神經容易取得平衡,很少為疲勞傷腦筋;另一種是身體不好的人,自律神經的運作並不穩定。

    交感神經VS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與疲勞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呢?相信有不少人都不明白。其實它們彼此密切相關,我將在第六章進行詳細說明,在此先簡單介紹。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合稱為自律神經,當人們活動與休息時,調節人體各部位,是意識無法控制的組織。

    交感神經主要負責人們白天的活動,提供活動或者運動時的體能,使我們“精力充沛”、“活力飽滿”。具體而言,交感神經會加速心跳,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使呼吸變得淺短急促。此時,身心同時處於興奮狀態,適合做運動量大的活動。

    當我們從事劇烈活動時,受傷概率會增加,這為細菌之類的外敵提供了經傷口入侵體內的機會,此時必須啟動身體的保護機制。於是,當交感神經活躍時,身體抵禦外敵的“白血球”當中,擔任抵抗細菌攻擊責任的“顆粒性白血球會增加,分別為<嗜中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嗜鹼性白血球>

:“白血球可分為5種,分別為<嗜中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嗜鹼性白血球><淋巴球><巨噬細胞>。前三者因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帶有顆粒,故統稱為“顆粒性白血球”。”便增加了。

    而副交感神經主要的活動時間是傍晚到夜晚時分。在人類休息或者吃飯時,副交感神經就會活躍,讓人體處於“心情舒緩”、“完全放鬆”的狀態。

    具體來說,副交感神經減緩心臟跳動的速度,擴張血管,使呼吸變得深沉緩慢而平穩,還會在我們吃飯後加速胃腸蠕動説明消化。所以,吃過飯後很難立刻從事需要爆發性的活動,原因即在於此。副交感神經活躍時,身心同時處於平穩、適合休息的狀態。

    當人體處於休息狀態時,體內白血球中的“淋巴球”便承擔起修護人體的工作,為了保護身體而攻擊癌細胞等異常細胞。

    如果吃飯時有異物進入體內,淋巴球也會動起來,此時副交感神經會協助淋巴球增生。

    人體就是如此運轉,利用自律神經將體內的細胞數目調整到理想的狀態,在活動或休息時,依身體狀況作出適度的調節。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通常是互相對抗,如同蹺蹺板般交互作用,推動身體執行工作。任何一方在工作之後回歸原點,另一方便開始工作,如此反復進行,形成活動與休息的固定節奏,借此調整生理狀態。當這種蹺蹺板般的節奏運作順暢時,人體就會覺得精力充沛,身體狀況會一直處於高峰。

    如果無視蹺蹺板的運作,持續過著操勞或閒散放鬆的生活,讓單方面神經長期處於優勢,便會導致另一方神經的功能難以恢復。養成這樣的體質,就會出現單方面神經活躍所特有的疲勞感,接著就會出現疾病徵兆。

    完成圖表1的體檢表時,如果選項AB的得分差距較大,你就要考慮自己是否成為單方神經活躍的體質了。

第一部分 疲勞的真面目就是“你辛苦了”!(3

    A項較多者屬“交感神經活躍型”

    如前所述,選A項較多的人,在生活中交感神經會持續保持緊張。這種類型的人,多半好動、膚色黑且肌肉發達,動作靈活、走路速度快,喜怒哀樂都表現在外,情緒也容易興奮。基本上,男性大多屬於這種類型,活動能力強的女性也屬於這個類型。

    原本該由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的時段,比方吃飯、洗澡或睡覺時,這種類型的人常常忽略或者參與這些活動的時間過於短暫。“精力充沛不是很好嗎?”這些人往往這麼認為,所以持續過著休息時間短而少的生活,於是交感神經長期處於活躍狀態。如此一來,身體就會反彈,出現“想要接收副交感神經刺激、想要休息”的下意識需求,人就總想吃很甜的食物或甜點。

    老是被工作追著跑,無法從繁忙狀態中脫身,稍事休息馬上又站起來趕工——正處於“倦怠感揮之不去”的感覺中,馬上又開始活動了……這樣的生活形態持續下去,究竟會如何?這種類型的疲勞會有如下表現:

    交感神經活躍的疲勞表現:

    身體總是覺得疲勞、焦慮,不安感強烈而且如影隨形,容易被周圍人的舉止所激怒,過於亢奮所以晚上睡不著。

    血壓偏高,血糖值偏高,肩膀、背、腰部活動量一大就會疲勞、疼痛。

    便秘嚴重,體溫低。

    上述狀況持續下去,就會產生交感神經型疾病。

    B項較多者屬於副交感神經活躍型

    與選A項較多的人完全相反,副交感神經佔優勢的人不知何為忙碌,整個人輕鬆愜意,以為這樣對身體好,其實不然。身體過於放鬆時,反而容易感到疲勞。

    圖表1體檢表中選B項居多的人,屬於副交感神經活躍型,他們多半是膚色白、體態豐盈,生活步調從容悠閒,日子過得一點兒也不忙碌。或者說,吃飯、入浴或睡覺等副交感神經居於優勢的時間很長,生活中很少有刺激交感神經勝出的時間。

    其實,這樣的生活並不容易保持心情平和,相反地,工作和家庭中的事情只要一多,心情便會立刻低落,很容易就垂頭喪氣。何況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時,人體會分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使各種各樣的感覺變得更加敏銳。不但痛、癢的感覺變得強烈,對於他人的眼光或者所說的話都變得很在意。當副交感神經勝出時,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刺激反向的交感神經,結果想要食用多鹽、麻辣、冰涼的食物,傾向於刺激性的飲食。

    女性多半屬於這一類型,男性當中性格恬淡的人,當然也屬於副交感神經勝出的體質。他們隨時隨地在吃東西、生活閒散、缺乏運動。有人會覺得“悠閒的生活就不會感到疲勞了,不是很好嗎?”事實卻並非如此。這種類型的疲勞,簡單地說,就是“稍動就覺得累”。當身體所需的肌力肌力是指肌肉自主(隨意)收縮的能力。——編者注等機能衰弱時,通常體力會整體下降,也就容易感到疲倦了。一般健康的人隨手做得到的事,這類人卻覺得是負擔。

    副交感神經活躍的疲勞表現:

    稍微動一下就覺得疲累,提不起勁來做事。

    在意他人眼光,在意小細節,容易沮喪。

    早上不容易起床,肌力弱,肩膀、背部、腰部等總是酸痛疲勞。

    容易拉肚子,體溫低。

    如果這些症狀繼續惡化,就會生病。

    體檢結果AB選項差異不大者

    體檢結果A選項與B選項得分相差不多者(13個),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一部分 疲勞的真面目就是“你辛苦了”!(4

    這種類型的人擁有“槓桿平衡”能力,可以遊刃有餘地處於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之間,AB選項差距不大且身體健康,表示生活狀態健康,應當不易疲倦也很少有煩惱。具體來說,自律神經容易取得平衡,聽得見身體的資訊,能夠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生活使之有規律,這就是此類人的寫照。

    不過,也有人天生的體質與受現實生活影響的差異非常大。比方說膚色白且體態豐腴者,原屬於副交感神經佔優勢的悠閒個性,但受到養育方式或現有環境影響,生活步調卻是交感神經活躍型,這種相反的例子相當多。

    順便提一下我的體檢結果,我選了8A7B其實我原本是副交感神經活躍的體質,不過,由於目前(2007年)必須完成好幾本書的寫作,還得走遍全日本進行100場左右的演講,於是交感神經便占了優勢。但是,因為我本身瞭解人體生理變化,總會提醒自己要充實生活,自然而然就讓自律神經的槓桿運作維持在平衡狀態了。
(:原來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狀態如果體質有偏,可藉由改變作息或工作型態,調整蹺蹺板的平衡)

    有些人AB選項數目相差不多,身體狀況卻不好,可能起因於自律神經運作不安定,這類案例將于第三章詳細說明,若有讀者屬於這一類型,請試試本書所建議的調整自律神經使其平衡的方法。

    造成不同類型疲勞的原因何在?

    看了以上的分析,大家應該已經瞭解到疲勞分為兩大類型,如果依生活方式來看,大致可分為“過於緊繃”與“過於放鬆”這兩個極端。“過於緊繃”屬於交感神經佔優勢,“過於放鬆”則是副交感神經勝出的生活方式。

    交感神經佔優勢的三個原因

    交感神經勝出的原因在於過多的壓力,壓力有許多表現形式,威脅著現代上班族身體健康的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工作過量—這是讓自律神經平衡失調的最主要因素,反映到身體上則表現為:眼睛常感疲憊、長時間吹空調造成體溫過低、睡眠不足。

    2.憂慮煩惱—上班族精神上的壓力也很大,使得交感神經緊張。

    3.用藥頻繁—西醫的處方藥物也會讓交感神經緊張,尤其是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降血壓劑或類固醇達幾個星期時,身體便會傾向於讓交感神經勝出。

    上述三項原因所引起的諸多疲勞問題,我將在第三章告訴你如何來解決。

    閒適的生活也會讓人疲倦

    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的原因之一,是生活過於快樂,這一點讓很多人大感意外。工作或人際關係乏善可陳,每日運動量不足,加上喜歡甜食,都是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的主要原因。前面談到壓力是讓交感神經緊繃的原因,全無壓力的生活,同樣也會造成疲勞與倦怠。如果我們願意在生活中增加一些讓自己稍感吃力的活動,會對緩解疲勞有很大的幫助。

    生活應有起伏且規律

    處於兩個極端的生活都會產生疲勞,無論是張力過多的緊張生活,或是過於鬆散的生活,都是讓自律神經無法保持平衡的不良因素。無論你過著何種極端的生活,從現在開始,都必須立即停止。我們的身體需要活動與休息交互運作,生活當中既要有緊迫感,也要有放鬆的時刻。

    疲勞的類型不同,其運作機制與進程也不盡相同。接下來便要探討這兩種類型的人所面對的疲勞進程。

第一部分 透視令人不愉快的疲勞症狀(1

    毛病不斷?小心疲勞反撲

    疲勞的各種表現與原因

    第一章大致說明了疲勞的類型與進程,本章則針對疲勞顯現出來的症狀作詳細說明。比如說,感覺到“累了”所出現的代表性症狀,包括疲勞、沉重感、疼痛、會冷、打哆嗦等,本章會就這些症狀的微妙變化過程,指出內在的原因。

    一般人依循常識,多數無法瞭解自己為什麼不舒服,然而從免疫學的立場出發,便可以輕鬆找出顛覆現代醫學常識的“不舒服”背後的原因,如此一來就知道如何“對症下藥”了。從此,我們就可以準確地接收身體的資訊,消除疲勞,並瞭解如何處理因疲勞產生的問題。

    沉重感是疼痛的前兆

    原來疼痛是一種反射作用

    身體不同部位先是感覺沉重,接著便會轉為疼痛,這是為什麼呢?這種不適,屬於交感神經活躍型疲勞,是進程23所產生的現象。

    由於工作量的不斷增加,疲勞感滯留不去,使得肩膀、頭或腰部變得僵硬而感到沉重,許多人稍事休息過後,便開始覺得疼痛。這些沉重不適甚至疼痛的感覺,在服用消炎止痛藥品或貼布之後,都可獲得改善。

    然而,這些讓人覺得有治療效果的消炎止痛藥,實際上卻是讓沉重感、疼痛感惡化的元兇!你一定覺得很震驚吧?可是,我的說法是有確切的依據的。

    首先,肩膀、頭或腰部感到僵硬沉重,是壓力導致交感神經佔優勢,血液迴圈變差所造成。血管持續收縮,血流停滯,疲勞物質(乳酸等)累積讓肌肉變得緊繃,於是,頭痛或頭部肌肉緊迫感便會一發生。

    當交感神經活躍造成血液停滯引發肌肉緊張時,身體為了復原,接著轉為副交感神經活躍。為了恢復血流量,副交感神經使用前列腺素這種荷爾蒙來刺激身體。前列腺素的主要作用包括讓血管擴張、引發痛感、引起發燒這三項。疲勞的部位感覺到的疼痛、發熱或紅腫,都是前列腺素為了恢復血流、進而修復組織時所產生的現象。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肩膀覺得僵硬沉重,老是喀噠喀噠作響,隨後轉為疼痛,就是身體為了讓組織消除疲勞、恢復原狀,而產生的恢復反射作用。

    頭痛的人因工作時頭部肌肉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所以會感到頭腦沉重,稍事休息或回家後,身心瞬間放鬆,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此時頭便疼了起來。這是因為前列腺素使血管擴張,血液突然間大增,於是產生猶如頭巾綁得過緊、有節奏地拍打頭部般的疼痛感。

    腰痛的人,工作時腰部覺得沉甸甸的不好受,身體放鬆時又痛起來,這就是肌肉緊張狀況緩和下來時,為了將疲勞物質沖刷走,血液迴圈產生了恢復反射作用而導致的結果。

    運動讓身體溫暖,血流就會恢復順暢

    身體覺得疼痛時,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此時做些緩和的運動來溫暖身體吧,可促進血液迴圈,另外,改變姿勢也很重要。

    最差勁的對付法是前面提過的使用消炎止痛藥,因為如此一來,前列腺素的生成停止了,血流不再增加,於是患部變冷。用藥讓恢復反射作用暫停,身體也就不會感到疼痛。然而一旦停藥,恢復反射作用會再次讓身體感到疼痛。若是疼痛再度來襲,再度使用止痛藥……如此反復,身體陷入無謂的疼痛迴圈。

    長時間使用消炎止痛藥會帶來極大的危害。前列腺素為了不讓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會發送腎上腺素等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抑制交感神經的作用。既然消炎止痛藥會抑制前列腺素,交感神經便更積極地生出神經傳導物質,使得肌肉僵硬或沉重。血流障礙進一步惡化,顆粒性白血球也增生了,身體各處便開始發炎。

第一部分 透視令人不愉快的疲勞症狀(2

    身體的實際運作機制顯示,消炎止痛藥讓患部更加惡化,造成了肩膀嚴重僵硬、老是頭痛或腰部酸痛。

    因此,就算我們覺得身體僵硬、沉重或者疼痛,也千萬不要使用消炎止痛藥,應該利用溫和的運動,加快體內組織自行修復的速度。

    別忘了,最終還是得就造成疲勞的真正原因來治本,也就是消除壓力。唯有創造免於疲勞的生活才是正途,請務必改變交感神經老是緊張的生活模式。

    鼻塞也是疲勞的一種症狀

    密集工作幾個小時,鼻涕就會變黃變黏稠

    有的人專心工作或者讀書幾個小時後,往往會發現鼻涕變黏稠(黏度增加),顏色也會變黃。這個現象也是疲勞症狀之一,歸納為交感神經活躍型的疲勞,屬於進程12之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鼻涕變稠,其實是交感神經緊張抑制分泌現象所造成。一旦放鬆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時,人體分泌現象得以活躍,水狀的鼻涕就跑出來了。依我的經驗,只要讓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125小時,遏止分泌的作用就會啟動,鼻涕變成黏稠狀。就算沒有鼻塞,擤鼻子時也無法順利地排出鼻涕。

    若交感神經持續緊張的話,接下來鼻涕會變黃。這是因為交感神經佔優勢讓顆粒性白血球增加了,對體內常駐型細菌也作出反應,以致產生膿狀物。依我過去的經驗,只要連續4小時讓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擤鼻子時就會跑出黃色的鼻涕。

    鼻涕變得黏稠時,身體若能稍微休息,讓副交感神經轉為優勢,隨後的疲憊感其實不會太沉重。如果你能夠對身體這種細微的反應多加注意並有所反應,疲勞狀況將獲得改善,也就是說,不同的處置之道讓疲勞程度大不相同。

    喝酒喝到隔天宿醉的人會發現,不但解尿有困難,還老是覺得口渴,擤鼻子時也會跑出黃色黏液,這些症狀全都是交感神經緊張的表現。雖然喝酒會讓副交感神經占上風,人會覺得徹底放鬆。但若喝個幾小時,反而會讓交感神經變得十分緊繃,尤其是酒精量過大會引發宿醉時,卻還是逞強繼續喝,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極度興奮,甚至到了隔天還是處於極端緊繃的狀態。

    一旦引發感冒,副交感神經便促使淋巴球展開大戰,剛開始是鼻塞,接著鼻涕稀稀地滴下來。治療感冒期間,鼻涕會變黃,最終引發顆粒性白血球起身應戰。

    鼻塞是壓力過後恢復期的表現

    鼻塞時,鼻內黏膜的血管擴張,血流充足,黏膜變得腫脹,此為副交感神經活躍的狀態。壓力會讓交感神經轉為活躍,接著身體會因為受到刺激而產生反作用,結果再度產生副交感神經活躍的現象。

    也就是說,鼻塞發生在壓力刺激之後,為了脫離壓力,鼻塞成了身體的反應之道。尤其對於原本就是副交感神經活躍型的人而言,淋巴球原本就增生,一旦受到壓力刺激,理所當然容易鼻塞。孩提時代副交感神經活躍的體質,讓淋巴球數量居高不下,造成小朋友與青少年容易鼻塞,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鼻塞的概率會越來越小。

    為了治療副交感神經活躍造成的鼻塞,一些人選擇服用刺激交感神經的藥品,而大量使用之後,鼻子雖然通了,心臟卻撲通撲通跳得很快,這是交感神經受到刺激造成心臟脈搏加快的反應。而且,用藥之後會進一步抑制分泌,鼻內黏膜會變得乾燥進而產生刺痛感。

    對於很少感冒又沒有花粉症,平時也不會鼻塞的人來說,一旦感覺到“鼻子怎麼塞住了”,其實是身體接收到壓力,想要擺脫壓力過程中產生的反應。要治療這一類型的鼻塞,基本上還是應以去除壓力為先。

第一部分 不疲勞的必勝秘訣(1

    工作中也可進行的疲勞消除法

    首先是轉換觀念

    在此我要特別探討平日忙碌時,也就是身體在啟動狀態下,如何打造不疲勞的生活,並且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體驗。接下來的內容是為偏交感神經活躍型疲勞的讀者而設計,不過部分內容也能作為副交感神經活躍型讀者的參考。

    疲勞滯留為身體帶來極大的負擔,需要不少時間才能恢復。為了不讓疲憊上身,在疲勞發生的當下就要將它消除,能否養成這個習慣是勝負的關鍵。

    我們通常會聽到的推諉之詞是“沒有時間運動”、“加入健身俱樂部,無法持續所以退出了”,特地找出時間或集中時間來運動,其實是不可行的。何況,滯留體內的疲倦並非靠著單次使勁地運動即能消除。

    消除疲勞之前最重要的是改變觀念。即使刻意保留運動時間,若到頭來還是無法好好完成運動計畫,那麼疲勞感依舊揮之不去。所以,首先務必有以下認知:出現疲勞時,當下就要消除。除此之外,得符合不花時間、不費工夫、不花錢,簡單可行等條件。實際上,靠著這些最低限度的安排就可以保護身體。依此標準來計畫,一周12次集中在某時段鍛煉,就可最有效地緩解疲勞。

    太認真、太懶散,都會累積疲勞

    也許你覺得我說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此事雖容易理解,實際上卻很少有人實踐。“幫助血液迴圈的體操,你一天做幾次?0次”,“睡覺前會做做伸展操,1次”,這樣的回答,你也知道其實無意義的吧!

    人體內的疲憊滯留不去,就會引起血液迴圈不良,身體會出於本能運動該部位,做些伸展動作,藉以恢復健康。不過,個性過於認真的人,通常會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23個小時,交感神經持續緊張,當然無法接收身體的資訊,疲勞便揮之不去。

    對於個性懶散的人來說,“老老實實地就每一個環節來實踐,我可做不來”,於是無法發現身體發出的信號,直到狀況百出,每況愈下。等到疲勞留在體內損害身體,可就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在每天養成今日疲勞今日除的生活習慣。

    使用電腦,眼睛務必每小時休息15分鐘

    眼睛疲勞危害不淺

    若讀者常坐在辦公桌前直盯著電腦,多數時間用眼過度,那麼一定要利用休息時間眺望遠方,緩解眼睛的疲勞。

    眼睛疲勞可是非常危險的,千萬不要惡化至視力變差。用眼過度讓疲勞滯留眼內時,實際上,眼壓已經逼近200了。這個數值與盛怒時身體處於高度緊繃時的血壓相近,何況交感神經持續處於高度緊繃,疲勞無法消除,便抑制了全身血流量,進而破壞身體內部組織。

    眼睛疲勞所引發的疲憊感,並非僅限於“視力衰退,肩頸僵硬”,請注意,若演變至此,已經引發全身性血液迴圈不良了。

    電腦危害是電視的兩倍

    緊盯電腦螢幕,與看電視相比,會為眼睛帶來兩倍的負擔。因為看電視時坐得較遠,像是在眺望風景,而電腦畫面全是文字,必須花好些時間集中眼力來閱讀。

    我在寫論文或書籍的初稿時,會先寫在稿紙上,再由兩名秘書幫我輸入電腦。每個人面對電腦的時間,一天最多4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對眼睛的負擔太大,疲勞必定留在體內不去。許多人會說“一天只能用4個小時,事情做不完啦”,甚至許多人每日面對電腦長達10個小時以上。

第一部分 不疲勞的必勝秘訣(2

    對於這些人來說,如果真的無法減少與電腦面對面的時間,那麼,我建議費些工夫將工作分段來完成。別忘了,使用電腦工作給身體帶來的負擔,可是超乎想像的沉重。長時間面對電腦時,建議每一小時就讓眼睛與身體一起休息15分鐘,還可以做一下明目體操。

    女性容易得乳癌的職場環境

    近年來職場女性患乳癌的人數增加了,這個現象與坐在辦公室、從事事務性工作的工作模式有著密切關聯。

    辦公室內,夏天開著冷氣,讓身體變冷的機會極多,再加上事務性工作全都是用電腦來處理,這種辦公環境使眼睛感覺特別疲憊,還會讓交感神經緊張,導致全身血流停滯。緊盯電腦帶來了雙倍傷害,可以說危害最強,疲勞當然容易累積不去。

    二三十歲時,身體強健,做什麼事都還能硬撐。不過,要是到了四五十歲還維持這種生活模式,小心離大病不遠。對女性來說,突出身體外的乳房容易受涼,因此患乳癌者為數不少。我衷心希望待在辦公室擔任事務性工作的女性,能夠特別注意疲勞的警報。

    喝酒可以消除疲勞嗎?

    酒精的作用法則

    說到兼具放鬆與補充元氣作用的飲料,其實酒精也有這樣的效果。酒精本身具有興奮作用,但是身體排斥酒精的滯留,故飲酒之初便激起了排泄反射反應,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身體因此放鬆。接著,身體慢慢地恢復了元氣,處於興奮的狀態。

    請參考圖表10,該表顯示酒精的作用流程。喝酒23個小時之後,身體就會由副交感神經活躍轉換為交感神經活躍。

    請回想過去參加酒宴的情形,剛開始時,大家是不是明顯地放鬆了,接著變得亢奮起來?當大家處於放鬆狀態時,酒席就變成紓解平日工作勞累困頓的地方。隨後人體進入興奮狀態,大家開始談起自己的夢想,紛紛道出未來的願景,或是一吐心聲。酒宴氣氛越來越熱烈時,疲勞似乎緩解不少。

    不過,聚會最初副交感神經活躍時,大家只是一吐不平不快、說些抱怨的話,一旦進入興奮狀態,有人甚至會發怒,不入流的舉止也出現了,氣氛又會變得很僵。有時候一吐怨憤、讓壓力好好發洩是不錯,不過,總是陷在負面情緒當中,對精神來說反而是種負擔,疲勞也會更加惡化。

    年輕時飲酒過量,70歲患老年癡呆的可能性增高

    經常聽到有人說,飲酒必須適量,原因如同圖表10所顯示,喝酒時間超過3小時,而且飲酒量很大的話,就會引起宿醉。此時交感神經緊張已經達到極致,疲勞無法消除,且處於重度疲倦的狀態。

    人體處於宿醉狀態,喉嚨會感到乾渴,心跳脈搏加速,鼻涕也會變黃,這些症狀就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的體現。

    年輕時飲酒過量,老是喝到宿醉,患早發性失智的可能性會大增。原因出在交感神經極度緊張時,腦部血流嚴重不足,腦神經隨之罷工所導致。所以,適時適量地飲酒可以幫助身體消除疲勞。然而,過度飲酒反而會助長疲倦,還會種下疾病的根源。

    營養品真的有效嗎?

    我經常與患者交談,每當詢問患者:“到目前為止,做了哪些事來維持健康呢?”通常得到的回答不外乎是“我每天都會吃綜合維生素”、“我在吃某某健康食品”。這些人對自己的健康感到不安,總覺得要吃些營養品才行。

    若是詢問這些依賴營養品的人:“看來你很注重健康,那麼你為何會疲倦,為什麼會生病?”他們應該會偏著頭想不通吧!其實,分析以往的研究,發現人之所以疲勞、生病,簡單地說,是因為個人不當的生活方式。若過著極端的生活(過度勞累或過度悠閒),就算攝取再多的營養品,疲勞依舊無法減輕。

    最重要的是,不要問營養品有效還是沒效,應該問自己是否過度依賴營養品,或者提醒自己“既然要依賴營養品才能夠安心,那麼,調整不良生活模式這件事怎麼可以馬馬虎虎?”

    我的辦公室時常收到營養品的樣品,也不時在嚐新。不過,我對任何一種營養品的服用期僅限兩星期,否則持續使用下去,便會養成對該營養品的依賴體質。

    我一直強調,如果人體處於規律有節奏的生活步調,疲勞就不會持續、也不會累積,也就有支撐下去的能量。從長久來看,與其依賴營養品,倒不如讓自律神經處於規律、有起伏的節奏當中,不疲勞的生活對健康更有幫助。

    使用營養品時應以上述觀念為基準,當工作分外忙碌,或感到特別疲倦時,暫時服用來補充體力是不錯的。以此為前提,配合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服用,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第二部分 睡眠不足與失眠是疲勞的溫床(1

    熬夜對身體的危害

    40多歲還在熬夜的人,小心患癌!

    本章探討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好眠所需的準備工夫,畢竟睡眠與疲勞、疾病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

    現代人太輕視睡眠不足了,以為熬夜只是單純的睡眠不足罷了。但以自律神經和免疫學的角度來看,睡眠時間遭到剝奪,體內將產生非常可怕的連鎖反應。

    睡眠不足為身體帶來相當負面的影響,比起本章標題所形容的更嚴重。換言之,每天在淩晨2點左右才就寢的人,就算沒有患癌,到了40多歲也難以擺脫疾病的陰影。

    畫家命長、作家短命?

    熬夜或睡眠不足的生活模式,明顯地影響壽命長短。舉例來說,過去的畫家多數長壽,然而作家通常短命。為何有此差異?那是因為畫家為了上色時看清楚,通常太陽一出來就開始工作,尤其過去缺乏照明工具,非得這麼做不可。可是對作家來說,只要看得見字就可以做事,夜晚依賴昏暗的照明,刺激著眼睛繼續寫下去。結果形成長壽畫家與短命作家的對比,同樣投身文藝界,壽命長短卻差很多。

    日本有一位暢銷作家就是如此,他利用白天筆耕,傍晚5點左右停止工作,常去居酒屋居酒屋(日語:いざかやizakaya),指日本傳統的小酒館,是提供酒和飯菜的料理店。(編者註:讓自己放輕鬆,結果身體狀況健康得很)。這樣的作息持續下去,他的壽命絕不會比其他作家短。就算職業是作家,也可以改變生活方式確保睡眠充足,當然也就會保持健康。

    經常熬夜會生病

    夜晚時分,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血流恢復的同時,體內老舊廢物到處流竄,於是淋巴球異常增加,以清除自體細胞。對於消除一整天累積下來的疲勞而言,傍晚是十分重要的時間。所以,請務必確保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這段時間還在工作的話,工作一整天的交感神經持續緊張,於是脈搏過快、血壓高、血糖值也處於高檔。長此以往,等在前頭的便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狹心症、脈搏不整、心肌梗塞、腦中風、蜘蛛膜下腔出血,甚至是癌症等疾病。

    每個人都會生病,難免覺得自己“真是倒楣呀”。對於那些睡眠不足者來說,生病時想要修復身體、恢復健康,更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其實在生病之前,身體會以疲勞感傳達信號,希望大家都不要忽視這個徵兆。疲勞的原因,來自於不規律且有違常理的生活,而造成不健康生活最主要的原因,就屬睡眠不足了。睡眠不足的危害,如同胸前被狠狠揍上一拳般,一定會為身體健康帶來各種潛在性的傷害。

    想要做大事,請好好睡飽吧

    本書想要傳達許多理念,我卻不會說“請多加努力”這句常用語。

    前一章我已經說明休息與睡眠的重要性,70%以上的疲勞與疾病皆是輕視睡眠品質的結果,交感神經活躍型的生活引發了諸多疾病。與其說加油,我會說:“努力生活的人,一定要找時間好好休息”,許多理所當然的平衡的生活步調,卻讓自己破壞了。所以以下要花些篇幅,詳加說明休息與睡眠的重要性。

    相對地,生而為人,總希望有所作為引起世人矚目,方覺得不枉此生。以身體結構來看,也不能全然不努力只求輕鬆度日。

    找出自己睡眠的節奏

    本章還要進一步說明一夜好眠的方法,這些方法並非放諸四海皆准,適用於所有人。依照不同場合,也有人在壓力滯留、交感神經緊張狀態下,依舊能夠好好睡上一覺。

第二部分 睡眠不足與失眠是疲勞的溫床(2

    為了取得好眠,基本原則主要包括“充足的活動量”、“天亮即起床,太陽下山了就儘早休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皆正常運作,讓生活起伏有致”。實施的細節因人而異,消除疲勞的方法則相同。

    接下來要舉出一個極端的例子:已故的世界最長壽者本鄉門真奶奶,生前的作息模式是睡上整整兩天,然後連續清醒兩天。乍看之下是一種很不尋常的作息,但對於本鄉奶奶來說,卻是身體自然運作的節奏。

    因工作之故而日夜顛倒的人,對於他們來說,生活步調跟著太陽走是不可能的。不過,追求健康還是必須遵循著基本原則,就算是生活日夜顛倒,還是要努力找出狀況最佳的睡眠規律,將疲勞程度減到最輕,努力讓精神飽滿的生活成為常態。只要遵循這個生理節奏,就能夠持續元氣飽滿的生活。

    無法找到自己身體睡眠節奏的人,應以發現自我睡眠節奏為首要目標,並且努力配合這個睡眠節奏使之規律化。

    睡不著的人究竟是怎麼了?

    背離自律神經節奏時

    在介紹如何擁有良好睡眠之前,原本就深受失眠所苦的人,會想先知道如何解決失眠吧?儘管本書強調要意識到自己身體自然運作的節奏,不過,要是自體節奏不安定,無論如何也無法掌握呢?

    失眠若不是因為活動過多讓身體無法得到休息,就是過於放鬆,讓身體的自體節奏完全失控。所以,解決失眠的第一件事,就是活動或休息都要取得適當的平衡。

    失眠如同疲勞,也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因為交感神經佔優勢而陷入失眠苦惱,這種類型的人活動過多,總是讓交感神經處於優勢,使原本如同蹺蹺板般的自律神經的節奏混亂了,於是讓交感神經一直處於優勢。傍晚到半夜時分原本該轉化為副交感神經活躍,身體卻反其道而行,如此一來,會造成交感神經緊張而心神不寧,也是理所當然。

    當交感神經持續緊繃,要不是累得爬到床上倒頭就睡,就是大白天卻睡意濃厚,到了週末假期則因出現感冒症狀而睡個不停,諸多反應皆是為了強制讓身體休息。此時若能懂得順應身體所需,就能保有生理平衡。若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執意不休息,自律神經的平衡將遭到瓦解,於是交感神經總是處於優勢,難怪會長期失眠了。

    第二種失眠模式是副交感神經活躍造成的,平日身心太放鬆,白天又不動,疲倦當然不會上身,延續到夜晚反而輾轉難眠了。睡不著時,當然就會熬夜,自律神經的全天節奏遭到破壞,健康狀況便每況愈下了。(:白天太閒沒事幹,晚上才會睡不著)

    上述兩種模式皆有低體溫的傾向,早晨起床後也缺乏立刻活動的能量。工作能量在中午過後才姍姍來遲,活躍狀態便維持到夜晚時分,於是身體陷入失眠的惡性循環當中。

    享用文明利器的人類反而蒙受其害

    上述兩種類型的失眠與極端生活,其實有共通點,那就是人工照明發達,導致夜晚人們也可以活動。

    人類與太陽共同生活了好幾萬年,日出時活動,日落時與太陽一起休息,身體配合這種生活節奏而取得了平衡。

    不過,近50年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們晚上可以繼續工作或者讀書,也可以待在家中看電視或影片,網際網路更是無限延伸,娛樂選項越來越多了。

    眾多聲光效果不斷刺激著眼睛,讓交感神經持續運作。夜晚時分人們不睡覺卻繼續活動的結果,先是感到睡眠不足,後轉成嚴重失眠,接著是疲勞長期累積終至疾病叢生,現代文明所衍生的這類病例在持續增加中。

    文明並非是歷史之惡,文明為人類提供便利的生活。問題在於人類創造了瞬息萬變的生活環境,偏又濫用文明之便,以致身體逐漸喪失自然運作的能力與規律的生理節奏。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瞭解修正生活方式確實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一夜好眠的每日行事表

    與太陽同步

    要解決失眠問題,或沒有失眠困擾卻希望睡得更好的人,改善睡眠的方式相同,那就是回歸自律神經平衡的生活步調。光是在睡前做些特定動作,其實幫助不大。實踐第三章所說的不疲勞的方法,過著有起伏、規律的生活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建立有規律的自律神經運作的基準之一就是太陽,記住與太陽同步,生理就可以回歸到自然的節奏。

    我晚上10點就寢,清晨46點起床,睡眠時間約是68個小時。當身體感到極度疲勞時,當然就要早點就寢、晚些起床,把睡眠時間拉長。

    另外要補充的是,養成早起的習慣,很容易就可以調節睡眠時間。通常我會在清晨4點起床,遲了1個小時起床不過是5點,就算晚起床2個小時也不過是6點,恰好配合上班時間。就算是上班時間固定的人,太陽下山了就早點就寢,太陽上升隨即起床,能夠要求自己遵守這種生活節奏,就能夠接收身體的資訊,當然可以調節睡眠時間。

    打呼是生活方式需要調整的信號

    影響睡眠品質的因素之一打呼,也不容我們忽視。打呼狀況嚴重時,妨礙呼吸道造成氧氣不足,甚至在睡眠中暫時停止呼吸,這個問題會讓人整晚處於淺眠的狀態。

    第一章曾談到疲勞的進程,打呼屬於自律神經模式中的極端表現。打呼幾乎都是伴隨肥胖而來,當脖子周圍長滿了肉,喉嚨內側就會變得狹窄。至於變胖的原因,要不是過於忙碌而靠大吃大喝來消除壓力,否則就是過於鬆懈,導致吃進的熱量消耗太少,多數都是上述極端例子造成的。(:原來太勞累或太閒散都會打呼)

    打呼也造成許多人用嘴巴來呼吸,讓交感神經過度處於優勢,導致氧氣不足。為了吸進更多的氧氣,或副交感神經過於活躍,也容易產生鼻塞。

    打呼可以靠身體側躺來減輕症狀,但卻可能生出肩周炎的毛病。要消除打呼,最好的方法就是本書多次強調的主旨,也就是調整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 為自己打造不容易疲勞的身體(1

    從假期開始做起

    第一章到第四章談的都是消除疲勞時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另外也說明了實踐的秘訣。但對於沒有一件事做得到的超級大忙人來說,還是不要任意開始實施比較好。

    容易累積疲勞的人,多數是工作過於繁忙的人,這些人絕大部分個性嚴謹認真。對於態度認真的人來說,他們只要知道某個健康療法,就會拼命記住,嚴格地實施。但如此一來,接收不到身體所發出的資訊,老是做著不合自己身體所需的動作,身體可能就被弄壞了。

    逼自己養成與過去大不相同的習慣,勉強的結果反而會讓身體承受壓力,導致交感神經緊張,反而助長了容易疲勞的體質。

    因此,對於要開始實踐本書建議的讀者來說,可以帶著輕鬆心情,由假日開始嚐試。如果連個休假也沒有,那麼,就從想法子讓自己放假做起吧。

    對於人類來說,思考方式、體質、生活模式等很難在一瞬間轉變。倒不如依照過去的慣性法則來運作,靜心接收身體的資訊,一點一滴地努力,慢慢地修正生活軌道。那麼,你會突然在某一天察覺“說來奇怪,我現在不容易感覺疲勞呢”。過於認真的人,或者是因忙碌而導致過於疲倦的人,若能在這種輕鬆狀態中開始轉換體質,成為不疲勞體質的概率將會非常高。

    接下來,我將告訴大家由假日輕鬆開始的改善體質的秘訣。假日多半以周、月為單位,故介紹以這兩個週期為迴圈,可付諸實踐的方法。第三、四章說明的是以一天為單位的不累積疲勞的生活實踐,可配合閱讀,如此一來,讀者即可更進一步瞭解改善生活方式的重點。

    假日作息1合乎身體現狀的減壓方法

    各位讀者當中,一定有許多人為自己量身製作了一套壓力消除法吧。許多人會利用假期將自己投入到喜愛的興趣當中,借此紓解職場上的壓力。不過,你喜愛的活動真的能夠消除壓力嗎?建議你趁此機會檢視一下。

    比如說,平日忙碌而讓交感神經總是處於優勢的人,放假時的活動若還是讓交感神經占上風,反而會加重疲勞。

    平日過度使用眼睛的人,若連放假了還是在操練眼力,讓交感神經更加緊張,疲憊當然隨之而來。比如說,放假時不是大白天睡回籠覺,而是長時間盯著電視看,還不斷轉換頻道,或者整天玩電子遊戲。從事上述活動時,許多讓人感到輕鬆的資訊不斷流瀉,整個人都放鬆了。不過,等到傍晚該休息時,身體多半會覺得“怎麼有點累呢”。所以說,放假時不讓眼睛休息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白天過於懶散而容易疲勞的小孩子,到了假期還是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身體就會越來越容易感到疲倦。儘管一家人當中,父親、母親與小孩子們,每個人的自律神經平衡狀況都是不一樣的,但我們仍應該觀察既有的情況,試著取得平衡,才能夠為全家人找到適合的生活步調。

    假日作息2補睡是好還是壞?

    對於平日忙於工作的人來說,假日的固定休閒活動就是補睡了。時間充裕的假期,多數時間用來睡覺,以為身體就會借此復原。

    有人說:“放假時補睡對身體不好”,我也並不認同。我的建議為,最理想的狀況是不要再熬夜,停止長時間勞動。如果平時睡眠不足,為了鞏固健康的磐石,只有利用假日補睡了。只要多睡一些,就會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使身體得以修復。

第二部分 為自己打造不容易疲勞的身體(2

    有報告指出,時常補睡的人,比起不這麼做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或者失眠。倘若因此認定補睡不好而完全不補睡,反而可能因抑鬱症或失眠讓免疫力低落,最終不免大病一場。

    與其說補睡的人比起不補睡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或失眠,倒不如說,平日過於忙碌或壓力過大,讓交感神經過於活躍,才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補睡的確會造成自律神經節奏混亂,以一星期的週期來看,早上到中午交感神經馬力大開,原本該好好工作的時段,人卻躺下來補睡,讓副交感神經一直活躍到下午。如此一來,到了該上班的星期一,身體會感覺笨重不靈活,也容易因此生病。

    補睡並非是不疲勞的最佳對策,卻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至少讓人體不會由疲勞惡化為生病,扮演了阻擋危害形成的角色。

    對於連補睡機會都不可多得的人來說,抓住機會補睡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不過,以這種作息方式迎向人生的四五十歲,身體最後還是會生病。所以,應該養成無需補睡,按時完成工作的能力,創造有益健康的工作模式。請開始挑戰自己,為自己打造出不疲勞的生活狀態。

    至於另一類型,也就是平日毫無壓力可言,交感神經不緊張,生活過於鬆懈的人,補睡只是讓自己更容易感到疲勞罷了。所以,就算是假日,也該按時起床,盡可能地多活動才是。

    假日作息3有空時不妨大笑幾聲

    大笑的效果

    我訪問癌症患者時發現,當中有不少人表示“這麼說來,我已經有一年沒有笑了”。一個人在一年當中都沒有笑,工作或精神上的壓力不斷累積,於是交感神經持續處於優勢,難怪會生病。

    你呢?這個星期大笑過了嗎?放假時,好好回顧過去一星期的生活吧。如果你的答案是“過去一個禮拜,臉上神經繃得很緊”,那麼,趕緊利用空閒的假日,好好把握機會大笑一場吧,大笑的功能可是非比尋常。

    大笑讓副交感神經活躍,大笑時會跑出淚水或鼻涕,這是因為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時,能促進排泄與分泌所致。大笑時,身體會分泌出有腦內嗎啡之稱的β腦內啡(βendorphin),心情就會變好。笑的時候,負責免疫功能的細胞活躍起來,比如說聽了一段搞笑相聲之後,負責攻擊癌細胞的NK細胞會跟著活化,使身體變得更健康。

    大笑是最好的體溫上升法

    再也沒有任何事可以勝過大笑了,大笑可以讓體溫上升,讓身體的能量代謝作用不再停滯,好處多多。

    大笑讓臉上五官變皺,身體跟著扭曲,甚至腹部肌肉都會覺得有點痛呢。也就是說,大笑讓全身肌肉動了起來,產生了熱能,讓血液順利地通過全身,於是體溫就上升了。

    體溫一旦上升,體內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化學反應,此時作為代謝媒介的酶運作順暢,由食物當中獲得的能量得以發揮,新細胞順利地汰換舊細胞,疲勞很快就不見了,還可以有效預防疾病呢。

    哈哈大笑,笑到掉眼淚之後,原本壓在身上的重擔,不知何故,竟然感覺輕鬆不少,情緒也不再緊繃了。表情開朗多了,臉還變得紅紅的,可以說,全身都放鬆了。這種讓體溫上升的方法,不費工夫又不花錢,再也沒有比大笑更好的事了。

    至於產生大笑的原因,上了年紀的人可以試試搞笑相聲或綜藝節目。年輕人不妨利用假期觀看一些有趣的電視節目,獲得真正有益身心的放鬆時光吧!

第二部分 修正生活方式,對疲勞說不(1

    為心靈加分,疲勞就舒緩了

    “不疲勞的生活”的理論與具體實踐方法,我們已經做過各種論述。最後,我想要再送給親愛的讀者一個禮物,那就是不疲勞的心靈。

    我不斷提醒你,疲勞的產生與自律神經的混亂,與你的心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心靈狀態受到自律神經的平衡影響,回過頭來又讓身體產生變化。

    對於副交感神經活躍導致生活過於鬆懈的人,“我這一生到底在這個世上留下了什麼?”這種具有人生使命感的想法,可能是很少去想。工作、讀書或是運動,哪一種方式都可以,何不試試看,讓自己以積極正面的心情來開始新的生活節奏。

    另一方面,現代人多半陷入交感神經活躍型的疲憊、悲傷、憤怒、怨恨、妒忌、不安與害怕,這些心理狀態都是負面情緒,持續刺激著交感神經,疲勞不斷累積,全身都不舒服。生理影響進一步擴大了負面情緒,於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如此一來,無論身處何處、發生什麼事,都無法再振作精神了。

    如果能夠擁有樂觀的心或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身邊的人,以感恩等正面情緒來面對一切,就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否則嚴重傾向交感神經時,心中根本容不下任何正面的情緒,騷動不安的情緒就會尋找出口發洩了。

    “謝謝你”治好疾病,“討厭你”讓人生病

    沒錯,控制情緒的確不容易,該怎麼做才好呢?正面情緒當中最容易理解的,應該是感恩的心

    喜悅和希望、對人抱有同情心,這些情緒沒有人帶動做起來有點困難,倒是一份感恩的心,是比較容易打心底生出。想想看,自己曾經接受過哪些善意,由此產生對別人的一份感恩之心。在交感神經佔優勢而疲勞叢生的生活當中,呼喚自己心中那一份感恩的心情,再度重拾副交感神經活躍的形態,繼續追尋這些正面情緒。

    處於緊張狀態,自已應該能感覺到疲倦。先試試腹式呼吸法,慢慢地,試著定下心回想最近的一些想法。或許你會想通:“最近因為太忙了,反而變得心胸狹窄,自己忙昏頭,完全沒有注意到別人說的話或感覺,我到底在忙什麼,非得搞得這麼極端呢?”

    當你想通之後,可能發現個人的困擾,全是過於傾向交感神經而產生的現象。當人變得心胸狹窄、目光如豆,感覺自然就遲鈍了。發現自己陷於這種情境時,繼續做深呼吸吧,慢慢打開視野,對周圍的人多加關心。

    “同事的工作好像很多”、“小朋友們最近好像沒什麼精神呢”、“季節已經轉換,要多加注意”、“風吹得我很涼快”、“桂花的香氣飄過來了”……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你將會發現許多值得感謝的事。

    “原來那個同事總是在關心我,不斷給我建議”、“就算我壓力大、心情不好,老婆還是默默地在一旁支持我”、“雖然覺得累,想到有工作做,還是很高興”、“當然要好好地活著度過每一天,今天也是如此”、“幸虧疲勞或生病,我才會注意到過去的生活多麼不正常”。

    心中願意這樣想是不錯,不過,為了進一步將自己引導至強大的副交感神經的世界,請試試看用力說出:“謝謝”,衷心感謝的心情就會泉湧而出。

    說出“感謝”二字就能治病

    過去我曾建議一位女性朋友,將感謝二字試著懇切地說出口,結果確實治好了那位女性患者的症狀。

第二部分 修正生活方式,對疲勞說不(2

    事情是這樣的,某一天,一位上了年紀的女患者,因為嚴重的換氣過度與暈眩找我看病。聽她說了很久,我瞭解到她過去數十年來一直是阮囊羞澀,連幫小孩買衣服的錢都沒有,相當地自責。其實,不止這位患者,在那個時代有本事滿足物質需求的人本來就很少。不過她卻因為無法提供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條件而愧疚,至今仍深感煩惱。

    這位女性患者的諸多症狀,明顯地是交感神經緊張的產物。我為了讓她能夠放鬆,進入副交感神經的世界,就告訴她診斷結果是:“你感謝的心意不足”。

    我建議她,早上起床與就寢前各一回,要由嘴巴念出:“我擁有許多東西,我覺得很滿足,真是太好了”、“好多事我都想要表達感謝呢”。

    另一方面,她時常服用防暈眩與治療高血壓的藥品,其實藥物會讓交感神經緊張而帶來壓力,我建議她停止服用。結果,她的諸多不適症狀都消失了,我們現在仍保持聯繫。

    這個實例就是靠著“謝謝你”而治好疾病,當然,疲勞也隨之減輕不少。相反地,老是想著“不對勁”或“討厭你”,那就容易導致疲勞百倍或疾病上身。當疲勞嚴重累積到超乎人體所能負荷的時候,心思就會產生不自然且偏頗,或不安等負面的想法。

    讓自己與大自然結合

    背負著交感神經活躍型疲憊的人,想要過上不疲勞的生活,必須重拾豐富感性的特質。這是可以感受到壓力的感性,可以察覺壓力導致身體產生各種變化的感性,是感謝的心油然而生的感性。

    另外,對於自己身體所形成的自律神經波動,能夠察覺到變化也是我們應必備的感性。自律神經的波動並非以一天為週期,也有以季節或一生為波動幅度的。受到居住地的氣候或氣壓影響,昨天和今天的天氣就會不一樣。在這樣大幅度變動的自律神經轉換當中,體溫隨之變動,代謝機能有所聯動,連免疫機能也跟著變化。結果,情緒和體能狀況變了,疲勞的性質也變了。

    當心靈與身體能夠結合,身心應該就能夠與大自然的律動同步。所以,身處大自然的大幅度變化當中,必須擁有察覺其變化的感性。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時,感性就會變弱變差,必須多加留意。

    放寬心,人生做70%就夠了

    整日奔波忙碌的人還得擁有感性,這個要求實在不低,因此平時生活中我們就該採取人生做夠70%的理念。平時做事當然要盡全力,也就是百分百的努力才可以。不過,老是追求十全十美也太不合理了,就算想要付出百分百的力量,但事實上是做不到的。將完美當做目標,一旦發生事情時,失敗的陰影將更讓人畏懼,身體就會感到交感神經活躍型的疲憊。

    相對地,做事標準放在40%50%的完成度,又實在是過低。乍看之下是謙虛,其實是太放鬆了,過於鬆懈時,就可能發生副交感神經活躍型的疲勞了。

    那麼平日就以人生做夠70%的理念作為行事標準不是很好嗎?盡了全力得到70%的收穫即可,能夠這樣想,情緒就會輕鬆許多,也就可以避免過度緊張了。

    改變自己而非改變對方

    人際關係也需要放寬心,這件事情很重要,否則因交感神經緊張而心生煩惱時,人際關係多半會橫生枝節。

    這種煩惱,大多源於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怎麼這樣,這個人怎麼可以這樣”、“他就是不明白我說的話嗎”,或者“為什麼,為什麼那個人不改變想法呢”,當你這樣看待對方時,其實整個心思都在苛求對方,總是持“不允許”的高高在上的態度。

    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老是覺得周圍的人“冥頑不靈”,而自己總是抱著這一信念,甚至態度也變得高傲。

    “這個人、那個人的想法總是不改”,對於別人的諸多想法該停止了,倒不如想“改變自己比較快吧”。請消除這種偏狹的苛責,揮別煩惱,減輕交感神經緊張的狀況。

    堅持有信念的人生

    不過,如果人生一路走來老是在放寬條件,不免又覺得少了什麼,最後徒留悔恨。

    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為了自己的信念據理力爭,竭盡全力,為了不要抱憾而衝刺,我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很重要。捍衛生活的基本原則也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事。

    疲勞是一項指標,可以讓我們注意生活是否過於賣力或過於鬆懈,提醒我們不要將力量分散了,保護好自己,以人生做足70%的生活理念為底線,創造不疲勞的生活。專心工作時,也要讓自己從中獲得幸福感。總結來說,為了信念奮鬥必須竭盡全力,有此覺悟就會調整生活節奏,使自己一直處於身體的最佳狀態,讓自己擁有不疲勞的生活,而不疲勞的生活就是指不勉強自己且起伏有節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