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你還在看西醫嗎》梁錦華醫師



《你還在看西醫嗎》

作者介紹

梁錦華 醫師 

美國功能醫學暨抗衰老醫學專科醫生 
現從事個人化健康顧問工作 
〔學歷、專業研究及進修〕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 (IFM) 結業 
.哈佛醫學院行為醫學臨床訓練證書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植物醫學研究 


〔專業資格、會員及專科證書〕 
  .美國抗衰老醫學會專科醫生 
  .美國國家醫務委員會考試證書 
  .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醫生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講師 
  .加拿大註冊運動營養學顧問 (RSNA, Canada) 
  .美國Great Smokies 實驗室ACE證書 
  .亞太消化系醫學會專業會員 
〔資歷〕 
  .台北聯安醫療機構功能醫學中心創始醫生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內科消化系主治醫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生 
  .台灣敏盛醫療體系大園分院院長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指導及專科醫生 
  .台灣超音波醫學會教育委員 


梁錦華
國功能醫學暨抗衰老醫學專科醫師,現從事個人化健康顧問工作。
是最早發表有關臺灣地區「脂肪肝」研究之國內醫師 (1985)
早期即研究並發表臺灣地區「酒精性肝病」報告 (1986)
是首位赴美接受「功能醫學」訓練及研究的臺灣醫師 (1999、2000)
是最早通過美國「抗衰老醫學會」所有階段考試及檢定的臺灣醫師,亦是全球極少數擁有此項專科醫生資格 (ABAAM) 的華裔醫師 (2003)
是最早於臺灣醫界發表有關功能醫學觀念的臺灣醫師 (2001) 

〔學歷、專業研究及進修〕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IFM)結業
哈佛醫學院行為醫學臨床訓練證書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植物醫學研究

〔專業資格、會員及專科證書〕
美國抗衰老醫學會專科醫生 (Board Certified Physician, American Academy of Anti-Aging Medicine, USA)
美國國家醫務委員會考試證書 (ECFMG, USA)
台灣內科醫學會╱消化系醫學會專科醫師

〔資歷〕
台北聯安醫療機構功能醫學中心創始人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內科消化系主治醫師
台灣敏盛醫療體系大園分院創院院長

若欲進一步了解本書內容或意見回饋,請洽梁錦華醫師:
E-mail: drlj890@gmail.com 



第一部分 飲食正常何須補充營養

    首先就讓我們來看看現代食物究竟有多營養?傳統上,糧食的來源有賴農作物,而農作物的營養取決於種植時的土壤營養。農業學上的“最低限度定律”指的是只要土壤缺少了一種營養素,則所產出的農作物便不健康,當然也代表人類吃了之後,同樣難以達到預期的健康。

    自從農業工業化後,土地的運用被改變了,耕耘的方式不同了,除了原有肥沃的土壤被稀釋外,許多農地更被工業廢料污染,破壞了許多有機物質,至於決定農作物生產方向的,也不再是傳統的農民,而是食品製造業的大亨們。為了增加產能與產值,95%的農作物使用化肥及農藥,目的當然是希望加快生長速度及減少蟲害損失,這種方式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還是罕見的,然而才不過五、六十年的光景,人類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史無前例的變革,各種農藥的使用,到了滿山遍野的程度(參見第十一章)。化學肥料只提供鉀、氮、磷等元素,但鎂、硒、鉻、硼、錳等微量元素卻不知不覺地不見了,而這些缺乏的元素正與許多現代“文明病”有關!

    另一方面,近20年來,許多糧食更是經過極具爭議的基因改造而生產出來的(俗稱GE或GM食物),特別是食用量大的玉米、黃豆(大豆)、小麥、棉花(作為食用油)、甘蔗(製作蔗糖)、椒類、馬鈴薯、番茄等。這些被改造過的農作物,幾乎都變成金融市場上可供炒作的寵兒,通稱為“大宗物資”的原物料商品,這些“物資”除了營養價值被改變以外,也增加了食用後產生過敏的可能性,更可能導致人類“基因改變”的風險!

    但對“製造商”而言,他們所重視的,是“商品”的價格,還是您的“健康”狀況?尤其不幸的是,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卻鮮為一般民眾知悉。事實上,僅是玉米所衍生製成的產品就不下數百種,常見的包括食用油、糖漿、麵粉、玉米粉(作甜點、蛋糕、酥餅)、罐頭食品、飲料、餅乾等極為常見的民生食品,甚至是維生素C片,涵蓋之多,真是不勝枚舉。


“多吃”不等於“營養充足”

    由於全球的“農業政策”實質上已變成“政經”力量的玩偶,掌控權早已不在農民手上,當然所關注的更不是“營養”議題!由於最上游的食物原料即已產生“質”的變化,到底誰來為我們的飲食把關確實值得深思!此外,由於“食品”已搖身變成一種極具商業價值的產業,一種順應潮流的製造業,故無論從生產、加工、儲藏、運輸或包裝上,講究的必定先是能防腐變質及足夠的保存期限,於是防腐劑、穩定劑、填充添加物等成為標準配備,同時為了吸引顧客口味,色素、味素、糖精也變成必備成分。但這些化學物質除了使食物的營養價值不斷下降外,更增加人體肝臟解毒的負荷。而且,由於現代快速的生活形態當道,使得速食、速食的餐飲方式應運而生,並成為許多新人類的常態飲食,他們但求吃飽,根本不會考慮或注意營養與否,再加上各類冷凍、微波食品急速席捲飲食市場,使每天依賴這些“機械式”食物的人,處於“欠缺營養”的慢性自殺而不自知!

    其實人的生命就像慢慢燃燒的“爐火”,食物就是維持溫火的柴薪,“好”的食物可以助燃,“壞”的食物則會減弱燃燒,而“錯”的食物更會把火熄滅!為了讓生命之火延續,通常我們每天要依賴約50種必需物質,包括20-21種礦物質、13種維生素、8-11種氨基酸、2種必需脂肪酸、水、空氣、陽光及熱量來源(糖類)等。

    因此只是“吃飽”並不見得符合這個原則。尤其是如前所述,食物的來源及飲食方式,早就和健康原則背道而馳。所以,活在當代的人,首先必須瞭解什麼是所謂的加工食物(表4-1),垃圾食物(表4-2)與冒牌食物(表4-3),這些“食物”通常是熱量高、缺乏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必需脂肪酸等)、高澱粉及高脂肪,並且充滿化學物質(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甜味等)。其次則要懂得精明地選擇真正的食物(表4-4)。除此之外,還要有正確的基本飲食方法。當然要讓我們活出“生命之火”,僅僅從食物著手還不夠,高品質的營養補充是需要而非奢侈,問題在於如何選擇與攝取才能符合個人的需求。

    表4-1加工食物

    加工食物由真正的食物製造,但經過化學過程,添加化學物質及防腐劑,奪去了食物的天然本質,例如:罐頭食物(包括肉類、濃湯、飲料等)熱狗/薯片即食穀物/白糖果醬/果凍含代糖低脂優酪乳醃制肉類薰制粗香腸麵團(用以製造義大利麵條等)/貝果麵包/椒鹽脆餅/松餅/可頌麵包/比薩餅/英式烤餅(司康餅)餅乾/曲奇餅/玉米粉薄烙餅(墨西哥)

    表4-2垃圾食物

    垃圾食物只含少量真正食物,大部分由加工食物而來,用轉化油(氫化油)烹調,添加化學物及防腐劑,食物天然本質蕩然無存,例如:任何由精製白麵粉製造的東西各式糖果即食穀物甜甜圈高溫油炸食物包裝布丁各種糖漿像玉米糖漿、法奇軟糖(fudge)各式糖類點心/爆米花蘇打飲料冰品,包括冰條、雪糕等

    表4-3“冒牌”食物

    “冒牌”食物主要從化學物質提煉而來,大部分含果膠與糖類填充,例如:代糖(甜味劑)棉花糖燒烤醬料/調味醬料/蠔油番茄醬/果汁粉即溶咖啡/奶油球(non-dairycreamer)泡面/即食面/杯面/公仔面人工奶油(瑪琪琳)/人工芝士/氫化油美乃滋(沙拉醬)/大部分佐料使肉軟嫩之物質各種油酥(糕餅、點心、蛋撻等)

    表4-4真(完整)食物

    真(完整)食物符合天然標準,自然界中隨手可得的食物,例如:家禽類:雞、鵝、鴨等魚類及海產類肉類:豬、牛、羊穀物類莢豆類蔬菜類乳製品:蛋類、牛奶、牛油、乳酪堅果/種子類

    儘管如此,如果去問主流醫生(包括過去的作者本身)有關營養品的意見時,得到的卻是標準答案:

    好一點的大概是:不要浪費金錢,三餐正常,多吃蔬菜、水果,營養一點就夠了(很籠統吧!)


    不客氣的就會用輕視的眼光、高傲的態度,權威地說:“不要亂聽,維生素過量會死人的,這些脂溶性物質很容易累積”;“維生素A?噢!100萬單位會發生猛爆性肝炎,維生素C吃多了會尿結石,維生素E沒有用……”;“β胡蘿蔔素會產生肺癌”;“我們的祖先都沒吃維生素……”!


    聽到這樣的意見時,大部分民眾顯然一臉茫然、無所適從。事實上,由於主流醫生在接受醫學教育過程中,只有藥理學而無營養學的學習與訓練,對使用藥物自然是深切瞭解,駕輕就熟,但對營養補充卻幾近一竅不通,因此除非能開放思維,不斷進修與訓練,並且客觀地接受其他領域的知識,否則勉強取得的營養觀念實在與一般民眾無異,碰到病患提出有關營養問題時,幾乎就自動轉介“營養師”的標準營養處方。難怪前美國Tuft大學校長,也是營養學專家的JeanMayer教授曾說:“……看起來,一般醫生的營養知識比普通的秘書多一點,不過當秘書出現體重問題時,就可能懂得比醫生多了……”,真是“一語中的”!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1. 從自我覺醒開始:先扭轉觀念(1)

    另一個讓主流醫生輕視營養補充的因素,是錯誤依賴所謂的“每日建議攝取量”(RDA)。這個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提出的每日營養建議,只是針對當時的平均健康成年人,為了避免因缺乏某種營養素而致病,訂下的每天需要的各種基本分量。這個建議於1997年修正為“每日參考攝取量”(RDIs),不過大部分醫生把這個建議誤認為就是最佳攝取量,反而忽略了現時的種種退化性、衰老性毛病是因為長期慢性的營養素不足而非急性缺乏。更重要的是,誰是“平均人”?即使如此,依美國農業部最新統計,美國人口中仍然有37%缺乏維生素C、70%維生素E不足、3/4缺鋅、2/5維生素B12偏低,40%鐵質不足,絕大部分人欠缺重要的omega鄄3脂肪酸等(作者近年來所經驗的上千華人之抗氧化維生素檢測中,常見缺乏的維生素就包括A、E、胡蘿蔔素及輔酵素Q10等)

    此外,許多人以為食物吃多了就不需要增加補充,但事實卻剛好相反,撇開前述的食物品質早已走樣外,食物吃多了,也代表體內的燃燒多了,能量增加了,但廢物(如自由基)也相對增加,因為食物就是最大的自由基(請見第二篇)來源,這好比汽車燃燒汽油(食物)產生動力,也產生熱與廢氣(自由基),這些自由基過量而未能適當處理時,就會出現所謂的“氧化壓力”(如同生銹)狀況,引發各種慢性毛病。因此,不是食物多吃就一定營養。事實上,目前唯一被科學界公認可延長壽命的方法,反而是減少熱量(食物)的攝取!

    在年銷售金額2000億美元的食品工業中,高達3%(60億美元)是用作行銷推廣,而其中大部分廣告費用是花在“加工食品”,像薯片,各式糖果、飲料、口香糖、速食麵等全無營養價值的化學產品上,物件更是瞄準社會的未來主人翁。這種排山倒海的洗腦方式,當然也意味著當代人類正在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飲食實驗!作為目前地球村的一分子,難道您還願意以身試法,甘願成為“食品產業”的世紀小白鼠?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1. 從自我覺醒開始:先扭轉觀念(2)

    任何新觀念的建立都要歷經輕忽、蔑視、質疑、批判到接受的過程,新一代醫學概念也同樣面對這種考驗。近代的主流醫療模式,靠著龐大的資金堆砌,政經力量的左右,成為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這種處處強調效率與科技化,以疾病為中心,藥物作基礎,機械式的當代生命事業,是否就是最符合我們的健康需求的方式呢?的確,以今日的醫學科技,可以很長期地維持人類生命,讓百病纏身者苟延殘喘,甚至依靠各項昂貴機器維持生命跡象,但這種缺乏人文氣息、人性尊嚴,毫無生態修為的當代藍本,與生命的真諦相比,差別就在“品質”,所謂品質包括了生命的樂趣、精神及功能的發揮。

    事實上,我們正處於人類醫學史上最怪異的年代,一方面平均壽命從3000年前的26—28歲上升至19世紀末的46歲,再增加至現在的76—78歲。但另一方面,壽命雖然延長,各種功能性、退化性疾病,卻是許多人揮之不去的長期夢魘,能增加的歲月,全靠與各種藥物長相廝守,又或依賴各式儀器維持,但難道“長壽”是醫療標杆的唯一選項?對大部分人來說,顯然,重點應在於“健康歲月”而非單單壽命延長,要做到這一點,改變思維,更新觀念恐怕是必須而非例外。

    由於傳統醫療觀念主要是在“治療”,所有的人力、資金幾乎都是放在疾病上,從各種最新的研究、突破、發現就可見一斑,因此絕大部分都離不開新的藥物或新的療程。只可惜,這些成果並非惠及普羅大眾,與擁有健康的意義相比,更只是消極地彌補傷害,而非積極地促進提升健康。正因為焦點不同,大多數人對所謂“預防”的見解,大概就只能停留在預防注射、多做運動、多休息、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等普通常識,對於已失去健康者而言,則只能人云亦云,任隨擺佈了。

    其實,通常的醫療病例,大約只有25%可通過各種醫學診斷,經由藥物、手術等方法而有效治療,也只有這部分是現代醫療的最大貢獻,其餘絕大部分的75%情形是靠身體自行逐漸改善。這種自我痊癒能力,早在2500年前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稱之為“自然療愈能力”。

    因此第一個要樹立的觀念,就是相信有“自愈力量”!不過這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卻並非理所當然,特別是在這個病態年代,許多人早已不知不覺中揮霍殆盡,為什麼?因為“它”會受到各種“病態”狀況左右(參考第八章),所有那些“變數”都會直接影響身體功能的發揮。亦即必須先修正那些“病態”狀況,才可能重新把這種“自愈力量”找回來。

    第二個要樹立的觀念,就是對健康與疾病的重新認識,打破“無病是健康”的落伍想法。早在百年前,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的SirWilliamOsler曾說:“知道什麼人會得這些病,比知道這個人得什麼病重要。”其實,這含義就像印度醫學中的一句名言:“想知道一個人過去的生活方式,檢視他現在的身體;要預測他未來的身體,則看他現在的生活方式。”

    所謂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一個人一生的環境、生活形態及飲食方式上,因此,許多毛病的發生都有脈絡可尋,而事實上,疾病應看做是生命旅程中,遭受不利健康因素干擾的一種動態過程,揪出這些因素予以矯正,比一味壓制症狀,更能達到健康的目標。最能彰顯這個觀念的就是疼痛、發燒、咳嗽、腹瀉等情形(參見第三章),這些都是為了保護身體所發出的資訊,亦即生命過程被干擾了,不能忽略,但亦無須像現行的當作“疾病”的做法去立即壓抑,相反的應努力尋求原因。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2. 不要依賴醫生得到健康

    許多各式各樣的症狀,往往只是告訴你身體需要調整,就像冰山水面下的變化,需要積極瞭解,因為當真正看到“疾病”時,已是冰山水面上的一角了。由於現行醫療觀念,對“病”之定義是根據冰山上方的“那一角”,對於醞釀中的變化反倒鮮有關注,所以如果奉行“無病即健康”的話,就難免陷入只依靠藥物治療的醫療瓶頸。其實,真正的預防,就是要看水面下的情形,避免形成“一角”,亦即從日常生活中,找出個人的不利於健康的因素,這些狀況往後會陸續提到。很明顯,擁有生態修為就不必處處採取攻擊消滅手段。

    第三個要樹立的觀念,就是“藥物並非唯一可治療疾病的方法”。從上一篇的真相迷思中,已清楚點出藥物的迷思。基本上,除急救外,任何疾病幾乎都有另一種“非藥物”的治療方法,從營養矯正、食物調理、草本植物到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補充,甚至“鬆弛反應”、“針灸”等的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例如有慢性炎症時多食用消炎、高抗氧化食物(參見表9鄄5、9鄄6),避免發炎及高升糖指數食物就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加上草本植物的應用等,就構成很好的另類治療選擇。又像壓力大時增加維生素B、C攝取,“鉻”可改善血糖代謝,“鎂”調節肌肉緊張抽搐等。

    第四個要樹立的觀念,就是“健康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正的疾病預防,並非只是定期照照X光,做一些胃鏡、超聲波或切片檢查,冀望提早發現或偵察出一些病灶而已,真正的預防是“不要發現疾病”!是從平常生活、飲食上紮根,針對個人特別需求(體質、環境、工作背景),以“全人”考量,應用營養方式增加健康本錢(器官儲備),提升健康層次,並樹立起健康須自我負責的態度。新一代的醫學思維,是從過去著重找出疾病,轉移至關注得病前之“功能性”變化,這些變化其實與我們的生活環境及飲食營養息息相關,亦即掌握在個人的行為選擇上。許多人願意花大筆金錢購買“人壽保險”作健康保障,但效果卻不是“益壽”,更無健康可言,難道目的就是為了等著理賠?等著治療不幸的“危疾”?還是讓受益人傷心欲絕?因此,唯有爭取健康“知識”而非巨額“投保”才是真正的健康保障!

    第五個要樹立的觀念,就是要有改變觀念的決心,這大概是最難的一關。為什麼?因為先入為主的“認知”往往已成為“信念”,難以動搖,大部分人通常認定常看到、常聽到的就是事實,這也是廣告業能成為全球最大產業之一的重要原因,單是美國,廣告業每年就有高達2300億美元的產值!如前述,醫療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產業”,相關的事業特別是利潤豐厚的製藥業,自然成為廣告業的至尊上賓,通過各種管道,推廣藥物不遺餘力,事實上,沒有廠商願意推動明知有效,但毫無專利利益的維生素或魚油!

    另一方面,社會上塑造出的醫生形象是充滿學問、甚具權威、不能質疑的專家(至少過去如此),於是觀念中,醫生、藥品就是解決病痛的最佳,甚至唯一選擇。許多人習慣了這種醫療模式,早已認定 “不舒服→生病→看醫生→打針吃藥”的公式,把自己所有的健康問題,變成是他人(醫生)要解決的事情。如此一來,生病者就是受害者,沒有責任,也順理成章地接受醫生的所有治療方式,年長者更抱著“年紀大,機器壞”的心態,就算發生藥物的副作用,也只能歎一聲“莫可奈何”!

    當普遍的信念都是如此時,大多數人實在難以跳出這種被動的、無形的框架。但這種傳統的陳舊醫療邏輯,正是無法應對當代複雜疾病形態的主因,因為消滅疾病不等於帶來健康!更何況大部分消除的,只是藥物抑制的症狀!很明顯地,唯有願意轉變想法與選擇,才能孕育出新的思維,獲得一個強而有力的工具去改變“健康命運”。畢竟,我們的“感觀”、“看法”與“預期”往往就是影響身心健康最大的前提。

    基本上,如果以上幾個觀念都能全部樹立,您大概已進入了自我覺醒的境界,亦即踏出了真正關懷健康的第一步,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健康而言,何嘗不是如此?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3. 尊重“複雜理論”與“不確定原則”

    醫學領域浩瀚如海,既複雜又不斷改變,每天都有新的研究、新的發現,一時說咖啡有害、一時又說咖啡能喝;一下子說巧克力不好,過一陣子又說巧克力有益心臟,真是莫衷一是,令人無所適從。事實上,據估計,每週來自全球各地的醫學文獻超過7000篇,實在沒有哪一位醫界人士能同步跟上,況且其間尚有許多具爭議性的,因此,也沒有哪一位醫生能追上每一項改變,或瞭解每一個轉折。但遺憾的是,有些醫生根本從來不想花時間去嘗試,一方面固然是“忙碌”(服務?賺錢?)的原因,但“本位主義”恐怕也是主因之一,尤其是成為專科醫生或貴為教授級醫生之後,絕不輕言相信其知識以外的觀念。

    由於現代醫生的培養,基本上是一種“社會化”過程,其間歷經披荊斬棘的各種考試、訓練,由人群中脫穎而出,從金字塔中成長,好不容易獨當一面,難以接受所學多年的模式具有瑕疵,更無法承認過去的專業有誤區,甚至錯誤的可能,這種屬“羞恥心”的人性弱點,正是使得大部分醫生無法轉變觀念的原因之一。

    說來諷刺,醫生原是最瞭解人體結構的專業人士,但現代的醫生與創造健康卻幾乎毫無關係,實際上,醫生的平均壽命甚至比一般人短!為什麼?因為他們所關心的只是消除“疾病”,而這些所謂疾病,又大多數是一堆更深層次疾病的症狀,例如糖尿或高膽固醇等。並不是說治療糖尿病或降低膽固醇不對,而是這只不過是反映部分畫面而非圖像全貌,是大樹而非森林!如果把人體看作一部生物汽車,現代的醫生大概只會做零件修理,而不懂保養維護,但可知道汽車零件易找,人體器官可是一個難求!

    事實上,造成這種荒謬現象是有其原因的,除了前述狀況外,還有以下的因素:

    ●過度專科化:對於主流醫學來說,本位主義之外,更由於醫學知識太廣泛,需要知道的太多,但實際知道的又太少,因此各專科的劃分越來越細。專科的設立正可減少學習知識的範圍,每一位專科醫生就可以依自己的範疇發揮,針對某一特定部分處理,駕輕就熟,“不確定”與“出錯”的機會就大大減少。只是如此一來,您所諮詢的醫生越“專”,得到的健康指導恐怕就越為狹窄,您所能關注的自身健康狀況也就越為片面!

    ●缺乏全人觀:除了過度專科外,整體觀念亦是當代醫生所欠缺的。長久以來,由於主流醫學把身體與心靈切割,只重視看得到、摸得到的身體器官(受“唯理主義”主導),認為只憑感覺的“心智”和“靈魂”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只屬於宗教或精神科醫生的事情。但從“整體系統”的觀念看,缺了靈魂,大概就只剩下空殼的身軀了。實際上,當您有某一部分不舒服時,絕對是牽動整個身體以及心靈,同樣地,當“心靈”遭受挫折,又何來健康的身體?牙痛只是牙齒難過嗎?當然不是。很明顯,這都是環環相扣的,健康訴求是全面的。

    ●與病人互動時間太短:《美國醫學會期刊》1999年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醫患在門診互動時,患者的主訴時間在僅僅23秒後,就會被醫生打斷。實際上,醫生往往只選擇病人一、兩個問題來探討,而沒有仔細聆聽病人的所有問題。“三長兩短”(掛號排隊“長”、候診時間“長”、領藥等候“長”,以及看診時間“短”、醫生的話“短”)是大部分民眾普遍不滿的就醫問題,是病患太多、時間不夠、制度使然,還是已成習慣?但不管是哪一種,最終受影響的當然還是就診的普通大眾。

    ●保險制度:這是另一個看似合理,實則荒謬異常的事情。當代的醫患關係不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而是先要符合健康保險接受的範圍,紙上作業取代了診斷關懷,各種醫療保險法規造就了“保護醫學”(保護醫生、迫不得已?)而非“預防醫學”(預防疾病),保險制度只對“患病”進行賠付而不付“健康”支出,病得愈重、診斷愈多,給付愈高,“深切治療”的一天費用可高達1500~2500美元,但健康回報卻是低得可憐。試問哪一位醫生可以免費作健康諮詢?更何況傳統醫生的訓練是要去“治病”!說實在,保險業可真是綁架了醫療業!想依賴“健康保險”得到健康,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緣木求魚!

    ●尚有一個重要因素則是與醫學教育有關。由於對醫生多年來的培養與訓練主要是在診斷與治療,因此只要一把“病”命名了,接下來就是一堆藥物,雖然許多時候把這個“病”(症狀)治了,卻往往造成了另一個“病”,這種情形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例如您被診斷血壓高了,服用降血壓的鈣離子阻斷劑,不幸引起了食道賁門鬆弛(藥物副作用),造成胃食道逆流,常常出現灼熱感、胃不舒服等症狀,但醫生不是換藥,而是增加治療食道逆流的藥物例如PPI(質子幫浦抑制劑、可阻斷胃酸分泌)或胃乳片(制酸劑),結果胃酸長期被抑制,阻礙了維生素B群的吸收,造成末梢神經的問題(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這個時候,您大概又多了一些神經科的藥物……想想,藥物除了無法促進健康外,最後結果,反而是一藥加一藥,真的是“藥物伴我行,不必相送了”!

    ●從以上現象,很清楚顯示,沒有新觀念的主流醫生,實在是很難提供您需要的健康知識,不是缺乏“工具”,而是當他們的“工具”只有一把鐵錘(藥品)時,無論什麼問題都變成只是一顆釘子(病名)罷了!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4. 不可忽略的體內烽煙:慢性發炎

    自從17世紀牛頓被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到後,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一直就奉直線型的因果關係為圭臬。人是因為得了“疾病”而生病(請見第六章),這個觀念長久以來已成為主流醫學的中心思維,一般民眾亦以此為當然現象。不過,如果讀者是從頭開始看本書的話,到這裡相信已有不同體會了。

    事實上,雖然醫學採取了許多科學的工具及法則,但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全屬科學領域,也不是每個醫學行為都能夠以純科學方法去印證。科學講究的是可測量、可預測、可複製,但是談到所謂的關懷、感受、同理心、心靈、社會文化等方面時,便無法完全科學化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體是如此複雜,又豈能只以一堆數字或一些測量,就當作機器般看待修理?因此,除非能有一個很好的道德架構,否則純以科學應用到醫學便是一場災難!為什麼?因為醫學所面對的“人”,除了無法具備精准“預測性”外,還有許多“不確定性”的存在,絕不只是一堆統計數字!

    但現行模式卻常常依賴統計去做決定,手術的成功率、治療的愈後、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等,無一不是在“壓寶”,但醫生在行醫時所面對的每一個病患,卻都是充滿血肉的生命,而不是所謂的“平均個人”,更不是冰冷的一堆數字。因此,應用醫學上的統計絕對是因人而異,必須加上社會層面、文化背景作考量,亦即要有“藝術”的內涵,包括了個人承諾、有效溝通、憐憫之心和莫大勇氣,而不應只以數字高低作為所有醫療準則,畢竟,誰是“平均個人”?誰又願意是“平均個人”?馬克?吐溫曾說:“世界上只有三種謊言:謊言、天大的謊言和統計。”真是令人玩味!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從體質到環境,從飲食到生活方式,沒有完全一樣的。遇上健康的問題,往往可能是不同表現的某類疾病,而不是不同表現的各種疾病,例如您得了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痛風症,不見得是表現不同的四種病,而是所謂的“代謝綜合症”的四種不同表現,背後更是隱藏著飲食不當、營養失衡、慢性發炎、氧化傷害、環境毒素與個人壓力等因素(請見第八章),這就是為什麼瞭解致病的原因,比知道疾病的名字重要。現行醫學不是以“人”而是以“病”為中心,忽視了“複雜理論”,亦無法面對“不確定原則”,作為一般民眾,實在要有主動因應健康的態度,才不至於生病時事事陷入被動反應,甚至病急亂投醫。能積極面對健康,而非消極等待疾病,就是一種尊重“複雜理論”與“不確定原則”的表現!

    本節與前面兩節所提到的思維與建議,都屬於觀念性的策略,本書不厭其煩地強調“觀念”,是由於觀念往往演變成信念,主導了個人或社會的方向。作者不希望本書只不過又是一本“速食式”的書籍,提供一些快速生效的片面短暫方法,因為健康的建立絕非朝夕可成,缺乏正確觀念,很容易就人云亦云。況且一般民眾的醫學知識很多時候是從廣告媒體而來,一窩蜂的羊群心理也就隨處可見,希望有心的讀者能多花些時間參透瞭解。唯有願意付出,才能邁向“健康人生”的旅途,一個不設定終點的快樂旅程。

    以下的討論是配合觀念落實後的策略。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5.  注意體內出現“生銹”——氧化壓力現象

    21世紀不只是一個“病態年代”,更是一個“炎性世界”(可同時參考第九章),很容易就成為“易燃”一族,不過大部分人只要遇上發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消炎。但其實炎症的真正問題,不在於短暫的紅、腫、熱、痛等症狀,而是代表了整個免疫系統的正在作用,牽動全身,看得到的發炎像被蚊子叮了,與隱藏在體內的慢性發炎截然不同,更是絕不可忽略的狀況。這些屬於“文火”的慢性炎症,幾乎是所有退化性病變的元兇特別是許多狀況是因“炎症”存在才產生問題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膽固醇,因為只有血管壁發炎,才會導致膽固醇沉澱,造成血管阻塞,這也是為什麼不能輕率地以為降了膽固醇,就“心曠神怡”了。

    基本上,不管何種原因造成發炎,最終都是免疫系統的活化,活化的結果自然可引起全身性的問題,這也是“牙齦炎”可導致心臟病,“慢性肝炎”活動時也可產生肝昏迷的原因。此外由於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所在(請見第九章),慢性炎症與腸道的關係至為密切。腸道就好像一道“馬其諾”防線,牢牢地保護住人體,防止外物隨意進入血液中,但一旦防線被戳破,例如長期壓力、感染、過敏(食物或化學物)、藥物(特別是消炎止痛劑、抗生素類)等,就會導致外敵入侵,接著當然是號角響起、激戰難免,亦即體內出現“發炎免疫”反應。

    在此,試舉兩種很常見的毛病,都是屬於這類慢性炎症,但認知上都偏頗了,它們就是氣喘(哮喘)和大腸激躁症(或過敏性大腸)。很多人都以為“氣喘”只是空氣污染因素造成,而“大腸激躁”則是精神官能的問題,但實際上,兩者同屬慢性炎症。空氣中的花粉、灰塵、塵蟎或動物毛髮固然可成為過敏原,但食物過敏(特別是隱藏型)或長期無法疏解的壓力引起也不在少數,當腸道受到刺激,只要出現免疫系統的活化,產生“腸滲漏”(第十章),就可引起支氣管發炎而導致氣喘。同樣地,當飲食錯誤,消化能力不佳,大腸內出現菌叢失衡,產生炎性變化時,大腸激躁症亦因此產生。

    所以,忽略了炎症因素,往往只是改善症狀,卻又要面對反覆發作。由於潛在性的發炎不易察覺,所以平常就應注意自己是否已屬“易炎成員”(表9鄄7中的問題有五個或五個以上回答“是”,則屬“易炎成員”),以免體內烽煙四起,隱藏了星星火苗,甚至埋下了定時炸彈。因此唯有以整體觀念分析,並開始飲食調整,營養矯正,才能避免成為“烈焰”人士。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6.慎選個人食物,避免隱藏性不良反應

    “生銹”與“發炎”可以說是致病的“最凶搭檔”,這兩者往往同時出現,也都是危害健康的高手。簡單地說,所謂“生銹”就是代表“氧化壓力”,指的是體內的“自由基”過高。只要繼續呼吸,生命無時無刻都需要能量,能量的來源有賴細胞利用消化的食物與“氧”去進行“燃燒作用”(猶如汽車利用汽油來驅動),不過這是有代價的,也就是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了一種非常不穩定的“易燃”物質,即“自由基”。由於易燃,所以自由基可以到處搞破壞,包括細胞、組織、脂肪、蛋白質、DNA等,這種破壞在醫學上稱為“氧化壓力”,很明顯地,這是生存的成本。

    其實在演化過程中,人類為了應付這個成本,體內早就具備了一套因應機制,即所謂的“抗氧化系統”。通常在正常狀況下,這系統製造各種“抗氧化物”以平衡氧化狀況,不致造成傷害,同時適度的自由基,也是對付入侵之病毒及細菌的最佳武器,具有特殊功能。只可惜,病態年代的飲食、生活方式,卻讓許多人的抗氧化物不是產量不足就是消耗過量,結果,不知不覺產生失衡,造成“氧化壓力”,從而出現危害健康的情況。

    基本上,“自由基”是一種氧化產物,也是一種毒素(參考下述第7大思維),就像金屬暴露在空氣中所產生的“鏽”,或削了皮的蘋果放久變“黃”。至於人類,產生自由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卻是經由進食而來,吃得越多,自由基產生越多。這聽起來也許令人有點納悶,進食不是補充營養?其實就像開車一樣,車子發動,燃料(汽油)經過作用後開始燃燒,廢氣(自由基)也跟著產生;同樣地,食物進入人體,消化了變成燃料,在細胞內燃燒製造能量,自由基(廢氣)也伴隨而來,食物越多,產生的自由基也就越多。

    表7-1與氧化壓力有關的疾病:

    退化性神經病變: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
    眼科疾病:白內障、黃斑退化、青光眼
    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心臟病、腦中風、高血壓
    癌症
    慢性關節炎
    皮膚老化
    慢性疲勞綜合症
    酒精性肝疾病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糖尿病
    慢性大腸炎
    AIDS

    所以如果體內的“抗氧化物”低於食物帶來的自由基,那麼“氧化壓力”自然就出現。這種情況最易發生在不良的飲食方式上,例如常食用“抗氧化物”含量低及易氧化的食物(通常都是加工食品),像熱量高的零食、速食、速食、垃圾食品都是典型的不良飲食。事實上,氧化壓力的來源可經由內部產生或外來引起,內部因素包括各種感染,發炎變化、血糖代謝不良,營養素缺乏,例如欠缺礦物質、維生素A、C、E等。外來因素則大部分是因各種環境毒素、重金屬、吸煙、酗酒等而來。

    自從20世紀50年代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提出“自由基”會致病及造成老化的理論後,半世紀以來,相關文獻數以萬計,越來越多資料顯示許多慢性、退化性疾病都與“自由基”過多有關,亦即出現了“氧化壓力”的情況。事實上,所有的老化過程都少不了它的存在,從簡單的皮膚皺紋到嚴重的癌症,都有氧化壓力的影子,更幾乎是所有重大疾病的終極變化過程。顯然,要重拾健康,主要的策略之一,就是了解個人體內氧化壓力狀況並掌握抗氧化的能力,可惜現行“西醫”對這個部分欠缺認知。

    基本上,要降低體內的“鏽”,不外乎減少自由基的產生與強化抗氧化系統兩種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通過下列方法來進行:

    從飲食

    ●降低高熱量食物,例如速食、速食、甜點、油炸烤燒類,避免精緻麵粉產品如白土司、麵包、白麵食等。
    ●增加抗氧化物豐富的食物,例如顏色鮮豔的蔬菜水果,像十字花科、深綠色葉菜類等。
    ●減少糖類食物,謝絕砂糖或人造糖精。
    ●避免錯用油脂,例如人工油(轉化油)。

    從環境

    ●避免抽煙及二手煙,兩者的自由基皆超過一千種。
    ●注意各種環境毒素。
    ●減少暴露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

    從生活方式

    ●運動,要規律而非過度。
    ●睡眠,爭取每天至少七至八小時,且儘量不要超過晚上十一點就寢。
    ●適度減壓(參考第8大思維及第八章)。

    ●培養性靈。

    從營養物補充

    適當攝取抗氧化物與維生素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是忙碌的現代人更是需要,不過,這也是大部分“主流醫生”欠缺認識與漠不關心的(參考下述第9大思維)。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7. 毒性世界——沒有無毒之家,唯有加強解毒

    食物、空氣及水是人類三大基本生存元素。談到“飲食”,我們必須對腸胃功能與食物之關係有所瞭解(參考下述腸胃功能章節)。不過,食物雖然重要,但並非能入口的就是食物,吃了不適合自己的食物反而會後患無窮。其實常遇到或聽到的急性過敏、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等固然令受害者體會深切,但真正潛在的問題卻是“隱藏性的食物過敏”,它對健康的影響往往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有如蝴蝶效應)。事實上,食物過敏是最易受誤解、被忽略、遭爭議的毛病,但要重獲健康,卻是必須瞭解的首要議題。

    所謂“食物過敏”,依據歐洲過敏及免疫學學院最新之界定,為“食物不良反應”中的免疫性反應,其他可引起“食物不良反應”的尚包括立即性的毒素反應(即通常與細菌、化學物質污染或添加物有關之食物中毒)與非免疫性反應(如對食物耐受不良或食物中具藥理作用等)。此外,食物過敏又可分為以下四種形態:

    第Ⅰ型:立即型(急性)反應
    第Ⅱ型:細胞毒性反應
    第Ⅲ型:免疫複合體之延遲型(慢性)反應
    第Ⅳ型:T細胞(一種淋巴球)活性化反應等

    每種形態皆有其不同之處,通常一般民眾所認知的過敏,屬第Ⅰ型,僅占臨床食物過敏的約15%—20%,症狀明顯,也非常嚇人,例如吃了海鮮後全身紅腫(蕁麻疹)。但事實上,深具臨床意義且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是第Ⅲ型,占食物過敏發生率高達80%的延遲型(或稱為隱藏型更為貼切),因為許多慢性、週期性毛病與其密切相關。要瞭解個中奧秘,必須先瞭解什麼是“食物過敏原”,而存在時又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傷害?

    一般而言,凡是能與人體免疫球蛋白(抗體)結合產生反應的任何食物分子,皆可稱之為“食物過敏原”,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時常被強調為“有益健康,促進發育”的牛奶、乳酪(芝士)、雞蛋、豆類,以及一些魚類、穀類等(作者過去曾測試超過五百人次的食物過敏原,前三類就占了過敏食物的70%),但為什麼如此“健康”的食物,竟然是許多人之慢性病的重要根源?說起來,這只不過是印證“一個人的食物是另一個人的毒藥”這個道理吧!當然,也顯示了“複雜理論”與“不確定原則”的一面。

    事實上,人的一生中攝取數以十噸計的食物,顯然食物就是挑戰免疫系統的最大的過敏原來源。因此,食物的攝取得當與否就變得非常重要,若食物變成過敏原,非但不能提供營養,反而變成身體的負擔,得不償失至於食物為什麼會成為過敏原,除了與腸道功能及免疫狀況有關外,解毒能力(下一節)與進食烹調方式也有影響,其他像個人遺傳體質、情緒控制及運動狀況也扮演一定角色。通常,當免疫系統遭到“食物抗原”刺激後,體內白血球、抗體、炎性物質等就不約而同齊聚一堂,不過可不是“共襄盛舉”,而是來一個“警匪槍戰”,後果當然是戰況激烈,細胞遭殃。

    人體中有五大類免疫球蛋白抗體(Ig),其中IgE就是通常發生立即型食物過敏的代表抗體,而產生延遲型(隱藏性)反應的則是IgG。當食用了過敏的食物後,該食物會被免疫細胞視作“恐怖分子”予以攻擊。免疫系統反應過度或防衛過當,善良老百姓(正常器官組織)當然連帶受害,這種傷害無一倖免,許多慢性、週期性的毛病與之密切相關。

    近年來研究發現,延遲性食物過敏與兒童的皮膚濕疹、氣喘、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自閉症、慢性中耳炎及鼻炎、異常尿床、身體過度瘦小、缺鐵性貧血等都有關係。此外,成人的慢性腸胃炎、大腸激躁症、腸胃功能失調、胃潰瘍、反復性口瘡(潰瘍)、慢性關節炎或關節肌肉疼痛、反復性皮疹、蕁麻疹、皮膚炎、慢性疲勞、不明原因水腫、暈眩、咽喉異物感、貧血、容易呼吸道感染、自體免疫疾病、精神官能症如焦慮、憂鬱症等,都與之關係密切。由此可見,這許許多多的慢性毛病,若未能適時考慮食物過敏的因素,治療必事倍功半,要重獲健康也備增困難。

    因此,瞭解個人的過敏食物,可提供更為正確的飲食方向,避免過敏原不斷刺激增加免疫系統的負荷。這樣,除可降低發生與過敏有關的疾病外,長期而言,更可避免及預防一些“癌症”的形成。事實上,病態年代的另一特色,就是食物過敏的發生率節節上升,除了因為環境不斷惡化、化學毒素充斥、食物本質改變、生活壓力升高外,母奶餵食不足與剖腹產過度利用亦是重要因素。最近更有研究報告指出,某些食物過敏者,在誤食過敏食物之後從事劇烈運動,可誘發休克而猝死,顯示出要吃對食物實在太重要了。不過由於食物過敏所牽涉的相關因數頗多,所以還需配合個別分析,才能讓我們在享受美食之餘,更能“吃出健康”。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7. 毒性世界——沒有無毒之家,唯有加強解…

    “病態年代”除了是“炎性世界”,也是個“毒性世界”,事實上,現今地球已無任何地方倖免於毒素之外,可說人人中獎,永不落空,只不過有些人接觸較多,例如在職業、地緣上處於高度污染的環境,以及錯誤飲食、抽煙等。

    雖然目前已有堆積如山的研究,顯示高達90%的癌症和退化性疾病是環境毒素、飲食方式與基因互動之作用,但大部分人仍然把這些疾病歸咎於遺傳及運氣。常聽到一些人不耐煩地說:“某某人抽煙、喝酒一輩子,好得很,為什麼刻薄自己,諸多限制?”確實偶爾有些人的解毒能力與眾不同,得天獨厚,可過些不良生活而安然無恙。但更大部分的人,可沒有如此幸運,他們的體質(基因特性)需要健全生活方式、良好飲食、充足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必需脂肪酸、植物化學素等)才能發揮及保持其解毒機制,免於百毒纏身。但環顧當代生活方式與飲食狀況,又有幾人能符合要求?這也是為什麼癌症如此猖獗,人人聞之色變的原因!

    因此,懂得降低毒素負荷與強化解毒能力,實在是現代人必須選修的生活課程。至於人體為什麼需要解毒?當然是因為毒素干擾了所有細胞功能,造成各種病變,從單純疲累到嚴重癌症皆與毒素作用有關。

    嚴格來說,坊間常談到的“排毒”,醫學上並無類似狀況,實際情形是身體對有害物質須先進行“解毒”,再予以“排泄”。排泄是把體內不要的東西排出體外,包括從尿液、糞便、汗水、呼吸、皮膚等,絕大部分被排出的廢物都是在“水溶性”狀態下進行。由於毒素大多是“脂溶性”,所以先要轉化成“水溶性”,而這個工作主要就是由肝臟負責。事實上,“解毒”可看成是“排泄”的前置作業。很明顯,成功的解毒,在於良好的肝臟解毒功能,配合健全的排泄系統才算完整無缺,是需要全盤性的考量。許多人迷惑於花哨的排毒方式,試想,有多少機會可以“少勞多得”呢?

    儘管當代實在已沒有“無毒之家”,但通過一些生活方式改變及飲食習慣矯正,先求減輕毒素負荷,再針對個人需求,增加某些營養素的攝取,提升解毒酵素活力以加強解毒能力,還是可望“出百毒而不染”。

    以下就是減輕毒素負荷的方法及加強解毒能力的途徑:

    減輕毒素負荷的方法

    掌握下列原則,可把個人毒素負荷降到最低:

    ●不抽煙,煙草的害處有如繁星點點、數之不盡,二手煙更是如此,估計抽煙可產生超過4000種有毒化學物質及1000種自由基,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普遍都有相當認識,本書不再贅言。只有特別提出兩點,第一,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觀察,抽煙加上酗酒者罹患癌症(包括口腔癌、食道癌與肺癌)的風險增加十倍;第二,從營養醫學的研究,許多植物化學物具有中和煙草產生的致癌物質(表7-2)的能力。

    表7-2可中和煙草致癌物的植物化學物

    植物化學物含有的植物

    Isothiocyanates菜花、大白菜、芥藍菜

    異黃酮類甜菜、藍莓、紅莓、草莓、櫻桃、葡萄

    多酚類綠茶、咖啡、黑巧克力、紅酒

    類胡蘿蔔素胡蘿蔔、番茄、地瓜、南瓜、西瓜

    葉綠素綠葉蔬菜、菠菜、萵苣

    有機硫化物洋蔥、大蒜、薑

    ●避免吃過熟、薰制、碳烤、燒烤食物,特別是肉類,因為所產生的PAH、亞硝胺及雜環胺化合物(HCA)皆為非常明確的致癌毒素。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8. 從生活上改善抗壓能力的三大方法(1)

    ●避免醃制食物,製作醃制食物用的硝酸與胃酸作用後會產生亞硝胺;香腸、火腿、熱狗、超級市場的即食凍肉等皆是。

    ●減少肉類脂肪,包括紅肉、家禽、魚類等,因為大部分毒素皆為脂溶性,皆殘留在脂肪之中。

    ●避免重金屬污染的海產,各種大型魚類包括鯊魚、旗魚、鮪魚等含汞量普遍較高。

    ●減少化學性居家用品,例如廚房清潔可用肥皂水與蘇打粉代替洗潔精,也可用白醋或檸檬及熱水洗碗盤等。

    ●注意化學性的化妝保養品。誗避免乾洗衣物,可免則免,至少不要馬上放進衣櫃。

    ●保持室內通風,避免空氣芳香劑,安裝“高效能浮粒吸收過濾系統”(HEPA),添加室內植物。

    ●減少紫外線及放射線接觸,從事戶外活動時做必要防曬措施(防曬霜以SPFl5-30之間較為理想),避免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三點的陽光,同時不接受非必要的X光攝影。

    ●充分洗濯蔬果,用流動的微溫水洗五分鐘,可將殘餘農藥降至最低。

    ●健康的飲水,如有可能,務必安裝逆滲透(RO)過濾系統,或活性炭濾水器,飲用瓶裝水則必須注意製造品質。

    ●有機食物,盡可能選擇有機蔬果、蛋類、肉類、乳酪等。

    ●壓力控制,參考下一節。

    加強解毒能力的途徑

    人體有兩大解毒系統,第一個就是前述的“抗氧化”系統,產生抗氧化物,中和過量的自由基,平衡氧化狀況;另一個則是專門針對環境(各種外來毒物)及體內毒素(經消化及新陳代謝所產生)。當中超過75%的內、外毒素都由肝臟處理,這部分就是我們必須知道的“肝臟解毒”。

    肝臟是人體第二大器官(第一是皮膚),第一大腺體(製造與分泌有用物質),執行超過500種不同工作,包括代謝功能;製造各種蛋白質,像脂蛋白、膽固醇、凝血因數等;產生及排泄膽汁,活化酵素;儲藏作用包括儲藏肝糖(以作能量之用)、維生素及礦物質;血液調節(每分鐘有近2000毫升血液通過);分解多餘氨基酸轉成尿素排泄;而更重要的當然就是“解毒作用”。

    基本上,肝臟解毒牽涉超過百種以上的酵素,來自一個叫“CYP450酵素”的系統,每一個酵素會特定處理某一種化學物(毒素),由於每個人擁有酵素的能力不同,也就造成為什麼有人抽煙一輩子沒肺癌,但有的家庭主婦從不抽煙卻不幸患上,原因就是跟特定解毒酵素有關。當然因環境、飲食、需求不同,解毒酵素的活力也會隨著改變。

通常解毒可經由下列三種方式進行:


    1.改變毒性物質變成水溶性再排泄(是最常用的方法)。
    2.分解毒性物質變成無毒分子。
    3.轉變毒性物質成另一種分子(結合作用),再經其他酵素處理。

    以下是一些解毒異常的狀況,如果有此經驗就要注意了:

    ●對飲酒反應異常:“少酌”即倒,或“千杯”不醉。
    ●對咖啡敏感:“淺嘗”即令好夢難尋,或“狂飲”仍可呼呼大睡。
    ●容易對香水及環境化學物感到不適。
    ●吃沙拉會過敏。
    ●在餐館用餐後容易引發氣喘、皮膚炎。
    ●吃大蒜後會不舒服。
    ●容易對化學物、化妝品過敏。
    ●吃蘆筍後小便味道很濃。
    ●臉色較黃。
    ●特別容易得某些疾病:如老年癡呆症、風濕性關節炎、乳癌、前列腺癌等。

    (1)從飲食上強化解毒的方法:

    ●補充營養:針對性地加強CYP450酵素系統,可增加食用維生素C、含銅、鋅、錳的食物,如生蠔(但要注意污染問題)、堅果、核桃、杏仁、大麥、全麥、燕麥、豆類、蛋類等。

    ●補充含解毒酵素的食物:新鮮蔬果、魚類(排除含汞高的)、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菜花)、核桃、酪梨(牛油果)、柑橘類水果、洋蔥、大蒜等。

    ●補充優質蛋白質:有機蛋、土雞、有機乳酪,或一些植物蛋白,像青豆、綠豆、有機大豆等。

    ●提升“結合作用”:多食用深綠色葉菜、全穀類、莢豆類(扁豆、黃豆、黑豆、四季豆)、柑橘類(柳橙、檸檬、橘子)等。

    ●增加纖維素:燕麥、水梨、蘋果、莢豆等。

    ●可增加食用下列香料(調味料):黑胡椒、胡椒粉、肉桂粉、咖喱粉、丁香粉、小茴香、迷迭香、薑黃粉、薑絲。

    ●飲用清潔過濾水:每天保持1500—2000毫升。

    ●謹慎食用葡萄柚:會降低某些酵素活性,對一些藥物,例如降血壓藥中的鈣離子阻斷劑、鎮靜劑、一些抑制免疫藥物等會產生代謝緩慢情形,易造成藥物毒性增加,食用時須注意。

    (2)適當攝取營養品以加強解毒

    針對個人需求,具有特殊意義;請參考第9大思維。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8. 從生活上改善抗壓能力的三大方法(2)

    現代人最常聽到的兩個字,大概非“壓力”莫屬,無論您是哪一個階層、何種職業,不分男女老幼、教育程度,毋庸置疑,當代人類生活史上最大的轉型,就是每天要面對各種排山倒海而來的“適應壓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經驗,很多人認為:“誰無壓力?”於是抱著一種無可奈何、默默接受的態度。其實“壓力”的嚴重性,不在於如何發生而是如何反應,反應包括了我們的身、心層面。同樣的“壓力”,有人可激發潛力,表現更好,但更多人卻是無法應付而出現種種問題,成為“人累”。基本上,“壓力”本身並無好壞之分,但卻有累積效應,關鍵完全是看該“壓力”所引起的體內化學變化,以及帶來的健康上的傷害。一般來說,在我們一生當中,凡遇到任何“需要”處理和解決的人、事、物,超過個人的應付能力時就會構成“壓力”,套用一句商業用語,就是:“需求大於供給”或“入不敷出”!

    顯而易見,擁抱健康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具備有效抗壓能力,所謂抗壓能力,其實就是指身體各項功能反應能恰如其分,目的是在壓力來臨時,體內有足夠資源應付,避免出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失控變化(請參考第八章)。為了能終身受壓而無虞,我們都應在生活中培養起正面態度,建立一套新的思考邏輯,並且先從修正觀念入手,再加上一些執行方法。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70%的“自動想法”都是負面的,好比膝蓋反射動作(即自動不經思考),這些負面的自動想法,相信是源自人類演化過程,為了生存而設,目的是使大腦情緒控制中心可隨時發出危機動員令,因為一旦壞的或負面想法出現,就好像生命面臨威脅狀況,非得做出壓力反應(應付危機)不可。只是在現代,這種反應方式往往卻變成防衛過當,反而造成傷害,這也正是負面想法的壞處。在過去生活中,您曾有過把事情想到最壞,但結果幾乎都不是的經驗嗎?這就是典型的“自動想法”,這些想法通常來得很快,甚至來不及自我意識到,試想想,您常用下面的語言方式表達事情嗎?

    ●必定(一定是)
    ●經常(每次都是這樣)
    ●從來沒有(不會變好的啦)
    ●應該如此(還要問嗎)
    ●理應這樣(怎麼不是如此)

    以上這些都是負面反應的“自動想法”。

    通常,遇到狀況時,自動想法就像這樣:

    ●噢,天啊!誗怎麼搞的?
    ●我沒辦法了!都是我沒用!
    ●為什麼會是我?
    ●我真笨啊!
    ●改不了的啦!
    ●我應該做得更好!
    ●我是受害者!

    事實上,日常生活上遇到的事情,甚少有威脅生命的狀況,但腦袋就是不停在轉,不斷有各種負面想法,常常思前想後,午夜夢迴,其中一個主因,是大多數人尚未學習如何讓心靈靜止!我們常會被這些負面想法支配,並當作事實,久而久之,最後每件事都如此反應,甚至變成“積非成是”。不幸的是,這種感觀(想法)讓許多人不知不覺陷入“認知扭曲”的漩渦,例如預設立場、遽下定論、否定正面、把事情過度放大或縮小、極端兩分法等。這種現象其實亦是現代社會普遍的問題,也是為什麼有人認為生命就是依“墨非定律”行走的原因,亦即“預期會出錯的事,終究打破這個預期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強自我意識,調整思維。”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9. 正確飲食之外補充營養品的重要性(1)

    確實,人生總難事事順心,也因而充滿挑戰,但如果每次都把挑戰看成壓力,則自然是壓力重重、無以復加。其實很多時候,只要從不同角度面對就會有不同結果,就是因為壓力造成的健康問題是在於“反應”而非壓力本身。既然如此,從生活上改變負面想法,就是提高抗壓能力最重要的一步。

    1.學習主動掌控

    因為人一旦感覺無控制能力時,大腦理性分析中心就會停頓,只會作情緒性反應,陷入“自我打敗”的思考方式。

    ●由於負面想法幾乎都是自動想法,所以我們需要不時自我提醒,也就是要隨時察覺自己的想法,做出修正。

    ●很多時候的壓力,都是和心理上覺得孤立無助有關,這種感覺往往是長期“學習無助”而來的結果,亦屬部分人的“人格特質”,要除掉這種特質,就必須積極學習樂觀態度。例如,把壞的狀況看成最壞不過如此,把它當成是短暫的、偶然的,進行自我對話,告訴自己一定可以克服等等。

    ●有些人感到面對任何壓力都很痛苦,這是由於他們長期自我設限,讓思維停頓在過去的體驗中,認為自己缺乏控制壓力的能力,但實際上可能只是從未嘗試而已。這也屬於一種“學習無助”的行為。所以記住,凡事先不要往壞處想、遽下結論。

    ●另一種情況是過於把“事件表面化”,只根據個別有限資訊,便做出全部負面的結論,例如工作上遇到一、兩次障礙就認定自己毫無能力,從此缺乏信心。其實換個方式,嘗試只做個人能力範圍內的事,認識您能夠認識的事情,循序漸進,則壓力自必下降,記住:“不妄作,則身安。”

    ●還有一種“自我打敗”的思考,就是認為放棄自己所有的想法,壓制自己的要求,每件事都附和別人,就可與人融洽、沒有壓力。但這種隨風擺柳的“順民”心態,最終卻可能變成“我是受害者”的結局。所以適時表達想法和需求,更能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亦即做到了主動掌控。

    ●最後,當然不能把“主動掌控”變成“全面控制”。我們應該認識到生活中,並不需要大小事情都在我們的控制之內,如果要凡事都可預期,這既不可能,也不切實際,應該欣賞及感激能掌控的部分。畢竟,什麼事情都在掌握之中,人生有何挑戰?只要記住“不妄求,則心安”就夠了!

    儘管生命中許多事情的發生是難以預期、難以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學習控制我們對事情的反應。近年來,流行語中的“酷”,其實就是一種帶有控制壓力反應的方式,“泰山崩於前”,仍能面不改色,雖然有點誇張,卻是抗壓能力強的寫照。其實能把握“掌控”技巧,就是增強了抗壓能力,只是必須謹記:“是掌控自己的生命而非他人的生活。”學習可彎曲但不要折斷,要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不要為了別人的期望而變成奴隸,目標可以訂得高,但應符合現實。畢竟,“快樂”是每一個人的生存權,而無法“釋壓”卻是快樂最大的障礙!

    2.尋找支持:找回自己,重新定位。

    認清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尋找適當管道的支持,是另一個提高抗壓能力的方法。不管是家庭、朋友、同窗還是心理諮詢、社區機構、宗教團體,儘量找到可信賴的人,傾吐心聲是疏解情緒壓力很重要的方法。在生活中建立這類可支援你的精神資源,是活在“病態年代”必須要做的事情。

    3.適當釋放、捨得放下

    能夠把壓力放下,等於找到“再生”的力量。當您無法把壓力轉化時,最好的方式當然是放下。所謂“如釋重負”,當感到工作或生活把您壓得喘不過氣、身心俱疲時,適時“暫停”就是最佳方法。俗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意即再蓄動能,只不過大部分人往往知易行難。關鍵其實在於能否思考生命的意義,作出適當的取捨。不過即使無法停頓,還是有下列三大方式可以釋壓:

    ●體力消耗:運動或勞動,只要不致過度勞累,就是符合壓力反應的“打”或“跑”反應(見第八章),因此可藉以降低壓力。

    ●口頭方式:可通過傾談、大叫、謾駡、哭泣等方式把壓力釋放,只要沒傷害第三者,這不失為一種短暫有效的方法。來一個“盡訴心中情”,確實可把壓抑的情緒宣洩出來,降低壓力反應的程度。其中放聲痛哭、淚流滿面,更是疏解眼前壓力的最佳方法。研究發現,眼淚中含有腦啡、神經傳導物質等,尤其是情緒性的眼淚含有腎上腺素,證明大哭一場的確是紓壓良方。其實,像大哭一樣,大笑一番也可降低壓力激素,協助抗壓,增加免疫抗體。事實上,擁有豐富的幽默感甚至可提升認知能力、增加創造性思考能力、增強解決事情的能力,當然也代表抗壓能力的提高。

    ●轉移焦點:乾坤大挪移,轉嫁壓力。斯坦福大學的Sapesky教授發現,當受壓的動物攻擊其他動物時,它們體內的“壓力荷爾蒙”會下降,當然人類不該用攻擊他人的方式紓壓,但用物件代替,仍有不錯效果,如踢沙包、沙發,以之當作假想發洩物件。有些困境也可以採取正面面對的方式,整天擔心患重病的親人,倒不如把焦點轉至尋找可行的治療方式;擔心失去工作,乾脆只關注在怎樣做好工作上,等等。

    基本上,上述提到的都是一些可以提高抗壓能力的方法,只要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做些改變即可達成,但最重要的還是“行動”。很多流行的紓壓模式,就是因為耗費時間,最後往往反而以增壓收場。因此,務必以適合個人情況作為依據,切勿盲目跟風。綜合來說,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把握主動”、“尋找支持”和“捨得放下”三大原則,則壓力造成的後果,自然會和您漸行漸遠,相信您會更加熱愛生命。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9. 正確飲食之外補充營養品的重要性(2)

    從第四章的飲食分析中,相信讀者都能夠瞭解現代飲食的陷阱,同時期待著補救方法。不過很遺憾,由於主流醫生普遍缺乏營養醫學的訓練(在美國也只有不到6%),所以也就很難從您的醫生那裡得到適當的營養建議。更不幸的是,他們長期被“藥物邏輯”荼毒,任何問題,唯“藥”是問,對於營養補充一事,除了為住院病人注射一些營養劑(即所謂打點滴)外,往往只是轉給營養師作標準處置。

    更進一步來說,關於補充“膳食營養品”即一般俗稱的“保健品”,主流醫生更是大多呈偏見,甚至部分抱“嗤之以鼻”的態度,常常以籠統的“飲食均衡即可,無須浪費”之詞,就打發民眾的再三詢問。另一方面,隨著醫療資訊的發達,服用保健品卻逐漸蔚為時尚,反而造成坊間業界各出其謀,越俎代庖,於是維生素、魚油、鈣片、抗氧化物、蜂膠、葡萄籽……一一上市,只要有商機可圖,一律捧為“能醫百病,大眾寵愛”,甚至變成“饋贈親友,送禮佳品”,這種以偏概全的現象,顯現的又是另一種“病態年代”的特色。

    從主流醫界的標準來看,目前對於正確飲食的定義,普遍是依“食物金字塔”的建議,這方面相關資訊已太多,不再贅言。在此,請讀者想想用餐方式反倒較為重要。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是以傳統早、午、晚三餐為主,不過通常的進食方式,多把重點放在晚餐,甚至有些白天工作至“忘餐”或“誤餐”的境界,或只是隨便以速食解決,然後晚上大吃一頓,類似的情況,恐怕是常態而非例外。但事實上,站在血糖調控、營養吸收、體重控制及睡眠品質等方面考慮,傳統的用餐方式恐怕就需要重新斟酌了。

    儘管營養需求因人而異,但只要允許,下列六大基本原則是均衡飲食很好的參考方式:

    ●每天五至六餐(盡可能):三份少量正餐(10%—20%蛋白質;10%—20%脂肪:60%—80%複合碳水化合物(即穀類、莢豆類、蔬菜及水果),加二至三份點心(以水果、堅果為主)。

    ●避免進餐時喝飲料(包括湯水):這樣會影響消化功能,干擾吸收能力;所有湯水應在餐前先喝,小孩尤須注意。

    ●爭取食用新鮮水果(非冷藏),蔬菜用蒸煮代替熱炒:可儘量保持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

    ●食物多樣化:主食亦應變化,例如交替食用五穀、肉、蛋、魚類等,可降低缺乏某些營養素的可能。

    ●避免三大“食盜”,就是白糖、白麵粉及轉化油(加工氫化油或稱為反式脂肪)相關的食品,這三者不只欠缺營養價值,還要消耗體內資源,盜走既有營養。

    ●謝絕速食:避免罐頭、冷凍食物及便利店微波、即食食品等。

    毋庸置疑,正確飲食是健康的首要因素,但生活在當代,即使已把握上述飲食原則,也只能算符合一半。若奉此為教條,遵行主流醫學的看法,視營養品補充為多此一舉,甚至認為會傷害身體,恐怕就難逃各種退化性疾病的眷顧,為什麼?我們來看看下面一些研究報告及數字:

    ●1990年“美國第二屆全國健康與營養普查”顯示:17%的人從不吃蔬菜;除去馬鈴薯與沙拉,50%的人不吃蔬菜;只有41%的人食用水果或果汁;只有10%的人符合美國農業部建議的每日五份蔬果。

    ●1997年美國《小兒科》雜誌:只有1%(沒錯,是1%)的美國兒童從飲食中取得每日必需的營養素。其餘不僅沒有攝取正確營養,更糟的是,建立了“終生受害”的飲食習慣!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10. 擁有健康從小開始——先減再加(1)

    2004年《美國精神醫學》雜誌提到:幼兒時期營養缺乏,特別是缺乏鋅、鐵、維生素B與蛋白質,不僅會導致神經認知問題,更是造成日後青少年時期產生暴力及反社會傾向人格的原因之一。

    ●2005年美國農業部飲食指引:維生素A、C、E與鈣、鎂是成人飲食中特別不足的營養素。

    ●2006年“美國專責營養會議”(CRN)普查:只有20%的人每日遵行均衡飲食。

    再看看以下數字:

    ●精製麵粉(白麵粉):減少80%的鎂、70%的鋅、85%的鉻、88%的錳等元素。

    ●為冷藏蔬菜而對蔬菜進行的加工過程:可破壞60%的維生素C、40%的維生素B2、13%的維生素B1、40%的維生素A。

    ●精糖(白砂糖):損失99%的鎂、93%的鉻。誗精製白米:除去了75%的鋅及鉻。

    ●冷凍肉類破壞了50%的維生素B群。

    ●肉類加工後流失50%-70%的B6。

    ●水果冷藏後流失50%的維生素C。

    很明顯,在這個分秒必爭的資訊年代,均衡飲食淪落為一個美麗口號。實際上,80%的現代人難以配合,即使真的勉強達到所謂的健康飲食,也不得不受上述情況左右,無法從食物中獲取所有必須的營養素,更何況尚有下列隱藏因素的影響:

    1.最上游的糧食生產:現代土壤中許多重要元素如鈣、鎂、硒、鋅、鉬、錳、鉻等多已短缺,加上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更令農作物的營養價值不斷下降。

    2.現代化的加工、儲藏、運輸及處理方法,進一步破壞許多微量營養素。

    3.環境毒素的氾濫,增加解毒需求,使營養需求加大。

    4.生活壓力增加,相對提高了各種營養需求。

    事實上,食物金字塔是以膳食營養每日參考攝入量(RdIs)為基礎,所以難免不出現下面三個問題:

    1.無法從當日的飲食中取得所有營養素。

    2.膳食營養每日參考攝入量(RDIs)只反應一般民眾基本需求,卻沒有考慮個別體質、個別健康狀況。

    3.膳食營養每日參考攝入量(RDIs)的設置並不是針對如何達到最佳健康狀態,更沒有預防退化性疾病如癌症或心臟病等的因應措施。

    從種種考量看,重拾健康的策略之一,就是適當補充營養品。其中包括抗氧化物、維生素、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等。

    在抗氧化物中,維生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謂維生素,顧名思義就是維持生命之要素,在早期的研究中發現此乃一群含“有機氮”的“氨類”物質,普遍存在於食物之中,與生命有關,因此就依希臘原文命名為“生命之氨”(Vita-amines)。不過,後續研究發現此類物質並非全屬“氨”類,因此也就有學者把“Vita-amines”改成“Vitamin”,亦即“維他命”,這就是“維生素”一詞的來源。

    基本上,維生素乃是一群有機物質,含有與生命息息相關的碳、氫、氧、氮、硫、磷等元素。這些物質是人體進行任何活動,從伸手、眨眼到呼吸、心跳、思考及睡眠等皆需要的催化劑,也是完成所有生理化學過程不可缺少的酵素或輔因數,有如車子發動時的“火星塞”,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就消耗了不少。事實上,維生素在醫學上的地位可說歷史悠久,從最早的腳氣病至癩皮症、壞血病、佝僂病等皆與維生素缺乏有關。雖然目前這類疾病已不多見,但維生素的重要性卻並非日薄西山,在“抗氧化”的地位上反而愈發舉足輕重,更非“保險制度”認為的安慰劑!

    事實上,適當的營養補充,就是彌補生活中的營養偏差,因此因人而異,作整體分析搭配才是較好的方式。下列是通常較常攝取的抗氧化物、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素,原則上,劑量(成人)可供參考:

    ●維生素A:每天5000-10000國際單位。

    ●類胡蘿蔔素:每天15000-25000國際單位,包括α、β、葉黃素、茄紅素等,通常身體可把“類胡蘿蔔素”轉成維生素A。

    ●維生素C:每天250-3000毫克。

    ●維生素E:應以混合型(包括α、β、δ型)為佳;通常每天100-400國際單位。

    ●維生素D:每天200-1000國際單位。

    ●綜合維生素B群:包括每天25-100毫克的B1、B2、B3、B6,100-500毫克的B5,以及800微克葉酸,500-1000微克的B12等。

    ●鈣:每天800-1200毫克。誗鎂:每天300-600毫克。誗鋅:每天15-50毫克。誗硒:每天100-200微克。

    ●鉻:每天100-200微克,特別是有血糖代謝異常或糖尿病狀況者。

    ●必需脂肪酸:包括Omega-3及Omega-6、EPA(二十碳五烯酸,魚油的主要成分,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素)每天400-1000毫克、DHA(不飽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一種重要的兒童營養素)每天250-1000毫克;或以亞麻子油代替。

    ●其他像大蒜精、薑黃素、益生菌、銀杏、綠茶、大豆異黃酮、卵磷脂、輔酵素Q10、硫辛酸、雲芝等,可根據不同情況攝取。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二部分 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維
10. 擁有健康從小開始——先減再加(2)

    擁抱健康猶如開始儲蓄,需要點點滴滴地累積起來,所謂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時機從來不會太早,也永遠不會嫌晚,重要的是真正付出行動,不應有“暴發戶”心態,更不該抱“一夜致富”的想法。只可惜病態年代中,這樣的思維往往被利益至上、分秒必爭的現代人所摒棄,大部分人迫不及待地期望一蹴而就的方法,這也是許多訴求速效的健康“商品”暢銷的原因。不過,能夠把本書從頭看完的讀者,恭喜您!相信您是難得的另外一小部分人。

    由於當代的致病陷阱太多,所以為人父母者,能讓孩子從小培養起一套健康策略,尤其是建立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可比讓他(她)擠進名校、才藝出眾,甚至留大筆財富給他更為讓他受益終生。事實上,再套用儲蓄觀念,要銀行存款增加,必先還清負債;累積財富之前,先不要出現負資產,這都是一般人的常識。同樣地,重獲健康之前,先得清除健康路上的障礙,就像災區重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清除瓦礫。基本上,須掃除的健康障礙包括飲食、環境及心智行為三方面。

    飲食方面

    1.拒絕白糖及精製麵粉製成的食品:這類所謂“精緻食品”(真是美麗謊言!)實質是“剝削營養的食品”,除了營養價值低外,更是造成血糖失調的主因,必須減少的例如:

    ●白麵包、白米、白麵食、糕餅、甜甜圈等。

    ●各式汽水飲料、時尚飲品。

    ●隱藏性高糖食物,像包裝或罐裝果汁、口香糖、所有糖果等。

    2.拒絕加工即食食品及垃圾食物(參見表4-1、表4-2):同樣是剝削了身體的營養素。

    3.減少咖啡及含咖啡因飲料:“咖啡因”過量除增加壓力外,也容易造成骨質疏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還有大家都知道的影響睡眠。

    4.減少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肪:可降低發炎因數,減少鈣質流失;動物脂肪除了屬飽和脂肪外,也容易含有環境毒素,應儘量避免。

    5.減少酒精攝取:酒精過量除可傷肝外,更由於酒精熱量高(1克含卡)但卻欠缺營養素,故嗜酒極易導致營養缺乏,特別是缺乏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不過,適量紅酒(酒精含量低於15%,每天不超過125cc)由於含有多酚類,倒具有抗氧化功能,有助心血管迴圈。

    6.減少食物的致癌物質及毒素:

    ●[丙烯醯胺]易出現在煎炸及烘培食物像薯片(洋芋片)、炸薯條、油炸澱粉食品中。

    ●[亞硝胺]易出現在醃制食物像火腿、焙根、罐頭火腿(午餐肉)、香腸中。

    ●[異環胺類]易出現在碳烤或燒烤食物中。

    ●[黃麹毒素]出現在發黴食物像花生類中。

    7.減少腐化油脂:所有油脂食物及油類(除橄欖油),儘量儲放在冰箱,避免受氧化(生銹)。

    8.排除不合適(包括過敏)食物,因為一個人的食物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前述第6大新思維)!

    9.減少熱量:目前唯一被大部分科學家認同延緩老化的方法,就是減少食物的卡路里(熱量)。

    環境方面

    1.減少污染飲用水:人體組織60%是水分,水與空氣及食物是三大生命要素,欠缺優質飲用水是許多疾病的根源,裝置逆滲透(RO)水處理系統,確保減少污染物。若無法安裝,至少加裝活性炭濾水器,或考慮高品質的瓶裝水。

    2.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室內的環境毒素絕不下於戶外:除了減少使用化學性居家用品外,還應保持通風;絕不使用所謂“芳香清新劑”,乾洗衣物可免則免,考慮安裝“高效能浮粒吸收過濾系統”(HEPA),或置放常青植物。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三部分 沉默的現代流行病——腎上腺疲乏症 “病態人生”面面觀:油盡燈枯(1)

    3.減少過敏原:塵蟎、貓狗毛、地毯、窗簾布、易黴物品等皆是常見過敏原來源,務必注意。

    4.減少化學物接觸。

    5.避免暴露在放射電磁波環境下:大家都知道避免無謂的X光照射,但其他須注意的尚有:強烈的陽光即紫外線(防曬),行動電話(儘量使用耳機),發電站(儘量遠離)。此外服務在航空界的如空服員,或經常因商務需要而飛行的人士,對增加暴露的機會要有警覺。事實上,有研究發現,空服員罹患乳癌的比例比一般婦女增加30%。依國際輻射保護委員會(ICRP)的建議,一年輻射暴露劑量宜設在5mSv(輻射量),而一年超過10次的長途飛行就有可能達到了。

    6.減少不必要的藥物:特別是止痛、消炎、抗生素、鎮靜劑、安眠藥等,除了副作用及可造成壓力荷爾蒙失衡外,也容易引致藥物依賴。

    心智行為方面

    1.少抽煙:煙草的害處已不用多言,能戒掉是最理想的。

    2.減少接觸負面資訊、負面新聞:這年代資訊爆炸,但估計超過70%的資訊都是負面的,特別是災難性或爭執性議題,常說“耳濡目染”,經常浸淫在這些負面資訊中,行為會不自覺受到影響,逐漸慣性地加深負面思考。

    3.減少負面想法:如果整天憂心忡忡,又何來健康?因此,必須隨時自我提醒,隨時矯正(參考前述第8大新思維)。

    4.減少“年少氣盛”的心態:海明威的名句,“每一個年輕人都認為會永遠活著”,少年人多抱著年輕就是本錢,青春不留白的心態,所以往往以“只要我喜歡”的態度行事。不錯,年輕時的健康儲備是較充裕,但毫無節制地揮霍,只會造成提前油盡燈枯。其實面對健康,每一個人都應抱著一顆謙卑的心,記住:衰老可不是長者的專利啊!

    5.避免“未老先衰”的心態:與前面剛好相反的心態,則是中年以上的人,大多數抱著一種“年紀大、機器壞”的觀念,於是跟著“墨非定律”生活,結果自然是難逃厄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安慰劑”效應的說法(意思是指即使是糖果也有治療效果)。但可能很少人知道,還有另一種可稱之為“傷心劑”的效應,不過呈現的卻是相反的效果,例如檢查報告不幸張冠李戴,您被錯誤告知得了癌症,那麼接下來,您就會感覺身體狀況頃刻之間如百病纏身,好像快要“沒有明天”的樣子。所以避免毫無建設性的負面心態,是不可缺少的“自我療愈”之最後思維。

    至此,讀者若能好好參考前述各點,針對自己的狀況,從飲食、生活、行為、觀念與思維逐步改變,對健康的關懷,凡事採取“主動應對”,而非“被動反應”,則當您付出行動之日,就是“健康大翻身”之時了!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三部分 沉默的現代流行病——腎上腺疲乏症 “病態人生”面面觀:油盡燈枯(2)

    現代社會的“鮭魚產卵”人類版

    太平洋鮭魚群努力地力爭上游,拼命跳躍、逆流而上,期望早日回到原來誕生的水域產卵,為了有更大力氣去對抗急速的逆流,鮭魚體內不斷分泌一種強有力的荷爾蒙(激素),務求使出渾身解數,以達成任務,最後歷經多番波折,完成使命,產下魚卵。但與此同時,鮭魚也宣告精疲力竭,體內所有荷爾蒙系統失去平衡,免疫機制一蹶不振,無法抵禦任何感染,而腸胃、腎臟等器官也相繼出現病變潰爛,最終死於感染及內臟崩潰。鮭魚無法擺脫“進化論”的殘酷設計,油盡燈枯。主導整個產卵史的荷爾蒙就是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cortisol),這是鮭魚的宿命,老天特定的安排,然而諷刺的是,現代人類也正在上演一幕幕活生生的人類版鮭魚產卵場景……。

    號稱“極速世代”的21世紀,處處以經濟思維掛帥,所有人、事、物都以快速、競爭、主導為前提,因此大部分人每天過的都是踏著油門跑在快車道上的生活。為了成功,不容稍歇,以免一旦被淘汰便前功盡棄,於是人人力爭上游,猶如鮭魚!

    壓力年代的C型(皮質醇)生活

    初生期:從出生的那刻起,現代人類就開始了不一樣的壓力人生,公共衛生強調一切生產過程力求清潔,儘量保持無菌環境,處處加以消毒、滅菌;剖腹產的嬰兒不需要經過產道洗禮,直接送至育嬰室、保溫箱(在哺乳類動物界中絕無僅有);當代母親普遍接受以高科技製成的奶粉取代母乳(小牛、小羊有奶粉吃嗎);為了避免罹患傳染病,各式各樣的預防注射一應俱全;發育尚在稚型的神經免疫系統,在小小的生命中接受了史無前例的挑戰,C型(皮質醇)生活由此正式開始……

    幼兒期:濕疹、過敏、腹瀉、感冒;消炎劑、退燒藥、抗生素不斷反復使用,只要一有狀況趕緊求醫吃藥,為的就是怕幼兒病倒!

    兒童期:團體生活開始帶來更多的生病機會,咽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腸胃炎、氣(哮)喘、皮膚炎等使兒童成為醫院、診所的常客,各種藥物的使用更是不可或缺。另一方面,還有各種語言訓練、才藝班、補習班等著孩子去參加,導致家長帶著小孩東奔西趕,只是為了不能落人之後。

    這個時候也是孩子接觸花花世界的開始,電視不停播放五彩繽紛的食品廣告,讓這些稚兒們看得目瞪口呆,當然也潛移默化地被“洗腦”,為人父母者也大多抱持著“孝子”心態,儘量滿足小孩的需求。不管是家庭聚會還是生日派對,各種的糖果飲料、薯片蛋糕,成為必備食品,大夥真是不亦樂乎,每一個都歡天喜地。豈不知,這些只有熱量、毫無營養價值的所謂點心,換來的是新陳代謝慢慢病態化,糖果的最大貢獻,是提供糖果食品業的業績成長。

    所以,不是“會吵的小孩才有糖吃”,而是“因為吃多了才會吵”!為什麼?因為糖果使大腦的“刺激性神經傳導物質”活化了,需要更多的刺激,於是小孩吵個不停,吃得越多越是無法停止,最終焉能不變成惡性循環?美國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單是肥胖問題,6-11歲的兒童就增加一倍多,12-19歲更增加超過三倍,肥胖與皮質醇息息相關,C型生活已漸具雛形。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三部分 沉默的現代流行病——腎上腺疲乏症 疲倦、壓力、皮質醇(1)

    青少年期:課業繁重、升學壓力、各種物質引誘;速食、速食成為營養主要來源;垃圾食物更被進一步包裝、推廣成為時尚最愛;電腦取代了人腦,e化式的互動代替了傳統的社會人際交往;商機無限的“網路遊戲”更令自製力不強的年輕人沉淪其中,導致思考衰退、壓力緊繃;行動電話方便呼朋喚友,但接觸電磁波的頻率也達到人類空前的地步;晚睡、熬夜的生活更是e時代的特色,壓力軸(下述)的正常“晝夜節奏”被改變,“錯誤飲食”的問題也逐漸發酵,C型生活更是油然而生!

    青壯年期:踏入了社會,C型生活更是普遍現象,面對工作競爭、事業開拓、人際關係、爭權奪利、各種衝擊常在意料之外。都市生活充滿世俗繁雜事務,每天的交通堵塞、排隊,趕會議、赴約會,爭時間、拼計畫,搶客戶、算業績,不知不覺中採取了“隨時備戰”、“早知如此”、“假如這樣”的態度面對,使得“壓力軸”只好隨時被點召,同時也使個人輕易地成為“皮質醇俱樂部”的貴賓,陷入無法自拔的長期壓力漩渦!

    中年期:步入中年,男士必須兼顧事業與家庭,女主人更要承受來自上下兩代或內外兼修的“三明治”式壓力,晚睡早起成為常態,好不容易遇到假日,同樣難有休息時刻,因為要彌補親子關係或整理家務。壓力軸顯然難以休息,成為“皮質醇俱樂部”的貴賓後,更輕易地晉升為榮譽會員,常說的“中年危機”,當中大部分就是壓力衍生的問題!

    高科技下的現代“領帶”(TIES)一族

    新科技的發明及運用,無疑是21世紀人類生活史上的一大突破,不但帶來空前的進步及發展,也完成許多人類從來沒有實現過的夢想,還記得太空人阿姆斯壯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名句嗎?但與此同時,科技引起的精疲力竭卻是現代都市人的另一大特色!為了滿足極速競爭,各種尖端的高科技產品,成為不可缺少的溝通及應用工具,飛速發展的各式各樣電子資訊、通訊產品、個人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許多人不知不覺陷入了科技疲憊和落後的窘境,常常備感壓力,出現了沮喪、焦慮及憂鬱。另一方面,高科技的進步也讓大眾越來越依賴科技產品,花在視、聽的時間史無前例地增加,感官的衝擊使大腦忙個不停,生理活動持續停留在高頻率、活躍的“貝爾他”(beta)腦波中,長時間處於beta狀態也使得皮質醇的分泌維持在高檔,讓睡眠、專注力、判斷力等受到影響,也令壓力、焦慮無法釋放。

    叢林式都市生態:“人類”成為“人累”

    “弱肉強食”原是動物世界中千古不變的定律,但在利欲至上、經濟掛帥的新世紀中,許多人每天恍恍惚惚生活在原始叢林之中,上至政商巨賈,下至普羅大眾,莫不小心翼翼,以免成為都市生態下的犧牲品。面對爾虞我詐的當今社會,欺世虛假的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縱橫政商界者,除了要具勇往直前的膽量,開疆辟土,以便取得先機外,還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唯恐被“蠶食鯨吞”,一無所有。所以大部分成功者,固然必定是善於人際溝通,精於事業經營的精英,但事必躬親,長期只關注事業的結果,“人在江湖”便常常成為“勞累”的藉口,不幸的話,可能落得“天妒英才”,或真的來個“鞠躬盡瘁”。

    另一方面,在各行業職場上的新人類,為求更上層樓,頭角崢嶸,也是廢寢忘食、加班熬夜以爭取績效。此外,在各種廣告媒體、大眾傳播推波助瀾下,低級的“外表文化”更是深入民心,讓許多人只求美貌,不惜費盡心思,前仆後繼爭相要成為“靚人一族”,豈不知,各式各樣的“美化方式”暗藏著多少“化學殺機”!

    至於莘莘學子,更是為人父母者眼中的明日之星、社會棟樑,望子成龍的心態人盡有之,因此絕不能讓心肝寶貝淪為都市生態下的“小白兔”,於是各種課外補習、語言會話、才藝訓練應有盡有;不問小孩體能狀況,適應與否,性格如何,總之要完成父母心願,達到雙親期望,即使小孩已經疲憊不堪,也要求所謂的“輸人不輸陣”。凡此種種,終於造就不少現代“人累”一族。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三部分 沉默的現代流行病——腎上腺疲乏症 疲倦、壓力、皮質醇(2)

    喧騰一時的SARS風暴,被炒得如火如荼的“禽流感”,每年的流行性感冒、腸病毒、登革熱,這些大眾耳熟能詳的熱門疾病,隨著媒體的大幅報導,使人一時之間印象深刻,掀起嘈雜的議論紛紛。但正當大家為這些“流行病”煩惱之際,在日常生活中,卻有另外一群更廣泛的“沉默大眾”每天遭受另一類嚴重問題的困擾,他們整天感覺無力、疲倦、頭暈、失眠、缺乏元氣、手腳冰冷、容易過敏、腸胃不適、尿頻、夜尿、腰酸背痛、性欲下降,常感到擔心、焦慮甚至恐慌等,這些現象如影隨形與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尋找不同的醫療管道,看不同科別,得到不同的答案,接受不同的治療,只可惜“問題”不是揮之不去,就是反復不定,當然最常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神經衰弱、精神官能症,甚至腎虛、腎虧等,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並沒有答案。其實,這正是前述“病態人生”中的一幕“壓力主戲”!

    壓力是什麼?

    先來看看以下各種場景:

    ●每天有各種會議、決策處理,做不完的公事、私事?

    ●必須盯緊全球動態、世界大事、金融資訊、客戶狀態?

    ●瑣碎厭煩的家務事、夫妻的關係、兒女的問題?

    ●要常常長途飛行、穿洲越洋、調整時差?

    ●要面對出門、塞車、排隊、輪班、趕時間?

    ●要和討厭的人一起工作、互動、相處?

    ●爭執、衝突、妥協、無奈、孤單、無助、過勞……

    ●期限內工作未完成、電腦死機……

    ●負資產?欠卡債?被裁員?財務紅燈?

    ●考試、升學問題、抉擇問題……

    ●患病?失業?失戀?離婚?遭逢意外?親人去世?

    ●有太多無法預知的事情要面對……

    ●噪音、廢氣、嘈雜、擁擠……

    ●酷熱、陰冷、輻射、空氣混濁……

    ●農藥、環境毒素、化學污染……

    ●加工食品、色素、防腐劑、添加物……

    ●速食、速食、營養不良、身體不適……

    ●負面新聞與資訊、慢性發炎……

    隨著C型(皮質醇)生活與“人累”普遍化,壓力就成為“現代人生”的代名詞。壓力既可由“外部”引起,也可從“內部”產生。“外來壓力”大部分是指社會/環境層面(像前列各種狀況);“內部壓力”則是與個人價值觀、信仰、目標等心理因素及體內的“化學狀態”(特別是下一章所提到的“發炎”情況)有關。當然,每個人的抗壓能力不同,對壓力的看法亦迥異,不過就算是最有能力的人,也會有所謂的“壓力臨界點”,當各種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應付的能力便會逐漸減弱,進退失據的表現就會出現,往往以情緒性反應取代理性應對,這種情形在現代生活中並非少見(讀者可曾有口不對心、語無倫次,導致事後懊悔不已的狀況,或腦海突然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的發呆經驗)。換言之,所有和壓力有關的健康問題,都是為了處理該壓力所衍生出來的狀況,這是一連串體內不同細胞、組織、器官的生理調整所造成的,亦即在調整變化的過程中,付出了各式各樣的健康代價。這是為什麼?

因為所有壓力的變化,都會反應到身體內部器官,特別是神經、內分泌、免疫、心血管及腸胃系統,而當中扮演著靈魂角色的,就是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皮質醇”是決定如何反應壓力的主角,也是造成身體各器官呈現功能及結構變化的超級明星。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三部分 沉默的現代流行病——腎上腺疲乏症 疲倦、壓力、皮質醇(3)

    我們常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常法治國家);不過對壓力來講可不是一視同仁,而是“壓力面前,人人不同”。對於壓力所帶來的問題,傳統醫界人士普遍從精神心理學方面解讀,大多以外來事件或遭遇,即所謂“社會—心理—情緒”層面來分析理解,因此解決的方法多著重在精神藥物及心理諮詢方面。不過,近20年來,新的醫學觀念和研究不斷發現,大部分壓力的傷害,其實是來自“皮質醇”在身體內異常活動所致,顯然任何引起“皮質醇”失衡的因素都可構成“壓力”!

    從生物學上一個有趣的觀察得知,人類與其他動物對壓力的反應基本上大致相同,但動物的壓力只有“短期或急性”,而人類所面對的,卻絕大部分屬於“長期及慢性”。

    從事“壓力生理”研究多年的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大師Sapolsky教授,在他那本著名的《為什麼斑馬不會患潰瘍?》一書中,就很精闢地闡述了“短期急性”與“長期慢性”壓力的不同之處,指出眾多毛病與長期壓力的關係。而近年來的研究也陸續發現,人類“腦海”中只要出現某些負面事件或景象,就會造成壓力,亦即單從“感官”與“想法”便可形成“無中生有”的壓力,且造成的體內化學變化如同真實景況。下一章要提到的“感官刺激”也有同樣的效應。

    事實上,如果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也會引起“皮質醇”失調而產生類似壓力的影響。由於“皮質醇”是體內最重要的“消炎劑”,當身體出現任何發炎狀況時,它就像消防隊,會馬上出現滅火,避免體內發生“火災”,只不過當面對的是有如山火蔓延的“慢性發炎”時,就會形成“腎上腺壓力”(使皮質醇過度分泌),而“慢性發炎”與“腎上腺壓力”正是互為因果關係。更嚴重的是,皮質醇長期過度分泌的後果,就如同領到“腎上腺疲乏症”的入場券(下述),難免不成為“沉默一族”!

    從“進化論”來看,“壓力反應”原是哺乳類動物的一種生存本能,一種體內機動性的化學調節,是當生命面臨威脅時,一種細胞總動員的狀況,只應出現在生死存亡之際,以便應付立即發生的“威脅”。只不過,本來是一套人類原始賴以求生的“應急機制”,在當代的社會中,卻因世俗繁務太多,演變成連續劇式的生活常態,“壓力軸”(下述)的持續啟動,固然讓一些人得以每天過著“衝鋒陷陣”的生活,但皮質醇過度使用的結果,卻造成許多人因皮質醇長期透支損耗而不知不覺產生了“腎上腺疲乏症”,因而出現更多問題。很明顯,沾上這種“疲乏症”是不分年齡、族群、貧富、地位和階層的,而且是“人人可得獎、個個有把握”!

    什麼是“壓力反應”?

    最早有關“壓力反應”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紀20年代,哈佛醫學院Cannon博士描述的“戰”或“逃”的反應,一種早就存在於原始人類的求生機制,目的是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例如在路上遇到兇猛的餓虎,身體能馬上自動調節成應付危急的狀態,以便採取“打”或“跑”的行動,力求脫險。因此,整個反應包括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瞳孔放大、肌肉緊張、四肢血液增加、腸胃血流減少、消化功能停滯、新陳代謝增快、慢速腦波轉變成快速腦波等,一切變化就是為了全神貫注、迎接挑戰,有如消防大隊接到烈火通報,全體準備出動救火時的場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集合資源,趕赴救災!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三部分 沉默的現代流行病——腎上腺疲乏症 疲倦、壓力、皮質醇(4)

    顯而易見,這種“反應”要動用體內所有的資源(能量)轉化為體力,提供消耗,以利戰鬥,故當危機一過去,身體就會逐漸恢復原狀,一切代謝回復正常,這一連串的調整就是屬於一種“動態功能”。

    現今的生活,我們當然不會遇到兇猛餓虎,也不需要這種如此耗費體力的激烈反應,但進化的巨輪,卻無法趕上急速轉變的現代生活,讓我們即使僅面對繁雜瑣事的世俗“壓力”時,反應依舊,身體變化如出一轍。基本上,導演整幕“壓力劇”的成員是包括大腦皮質、下視丘、腦下垂體與腎上腺一起的所謂“壓力軸”(HPA)及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構成的“自律神經”系統。其中“交感神經”扮演的是啟動“戰”(打)或“逃”(跑)反應,而“副交感神經”則協助身體恢復平靜、放鬆,回到壓力前的狀態。過程中,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及“皮質醇”是配合整套劇本、帶動體內細胞總動員的主角,只不過“腎上腺素”演出時間最早且短暫,通常只持續約數分鐘,而“皮質醇”則是從頭到尾擔綱演出。由於這種“壓力反應”的原始功能只是針對短期、急性狀況,以供逃命之用,一旦變成長期慢性的話,就好比噴射機一直以“起飛”狀態飛行,提早耗盡油料,或像消防局的“警報”從不間斷,弄得人仰馬翻,後果之嚴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皮質醇”的作用非常多,舉凡一切與生命有關的代謝及生理功能都需要它,包括能量利用、血糖代謝、血壓控制、水分調節、脂肪儲藏、心血管及腸胃功能運作等,其他像神經、免疫、性腺、骨骼、肌肉、皮膚等組織系統的調控,也非仰賴正常的“皮質醇”不可。可以想像,皮質醇失調引發的問題會是一籮筐。

    事實上,在應付壓力時,身體最需要的就是動能(能量),所以“皮質醇”在這個時候,最主要的就是先進行“分解作用”,就好像生活上,當準備消費時,第一個資訊就是“我需要錢”,這“錢”指的就是“能量”。於是“皮質醇”針對肝臟、脂肪及骨骼肌肉等器官組織刺激,分解葡萄糖、脂肪酸及氨基酸等作為燃料,以產生動能(能量)來配合“戰”或“逃”反應。顯然,當“壓力”變成持續性時,也代表“提款”不斷,若無適當存款,最終將沒錢可用,甚至出現負債,對照身體,也就是意味著體內需要長期進行“分解作用”才能應付,若無適當後勤支援(營養補充、充分休息),就等於播下了“腎上腺疲乏症”的種子,後果自然也就是“加速老化”!

    “腎上腺疲乏症”?為什麼沒聽醫生說過?

    事實上,腎上腺在人體工作之重、功能之多,大概只能以“小巨人”視之。這個只有約5克重、立足在左右腎臟上方的小腺體,當發揮極致時,可真是力拔千斤。“武松打虎”所靠的除了蓋世武功,恐怕還是腎上腺即時發揮了最大力量,這是許多運動選手使用的禁藥中,以“類固醇”最多的原因,同時類固醇也是藥物濫用的首席代表,而對垂危的病人來說,更是所謂“迴光返照”奇蹟力量的來源。

    在這個病態的年代中,由於“壓力”幾乎都是一波接一波呈現“持續性”的態勢,以致許多人長期依賴“腎上腺”來應付而不自覺。終年下來,從“力撐”到“疲乏”的結果,就是讓這個“小巨人”變成“小矮人”,產生了“腎上腺疲乏症”,並且提早“撞牆”進入“崩潰期”,導致各式各樣的功能失調。只不過很遺憾,現行的醫療模式對這種狀況卻鮮有關注,為什麼?因為一方面,這是當代才出現的一種新疾病形態,傳統醫學教育課程中並無特別研討,另一方面“腎上腺疲乏症”缺乏簡單直接的檢驗數字(不像膽固醇或血糖等)也是因素之一。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三部分 沉默的現代流行病——腎上腺疲乏症 疲倦、壓力、皮質醇(5)

    雖然腎上腺素與合成類固醇是每一個醫生都非常熟悉的藥品,更是生命急救時不可或缺的藥物,但主流醫學對腎上腺的問題,除非已到極端,例如“愛迪生氏症”(腎上腺功能幾乎盡失)或“庫欣氏綜合”(皮質醇分泌異常過度,通常與腫瘤或濫用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有關),醫療界普遍並無特別注意;還有一點就是“腎上腺疲乏症”並不符合ICD的疾病碼,既無保險給付也沒有什麼特別藥物可供服用,使得臨床上也就幾乎無人理會,直至各種衍生狀況陸續浮現。因此沾上這種毛病的人,大多成為沉默的一群,散佈在各醫療科中尋求治療。

    腎虛?神經衰弱?還是腎上腺疲乏症?

    人體設計奧妙之處,是在於每一項重要功能都需要協調、平衡,才不至於出現問題,此即中國幾千年以來的“陰陽平衡”觀念。這個觀念對“壓力軸”來說更是最貼切不過了,既有“陽剛”緊湊的“交感神經”系統,亦有“陰柔”鬆弛的“副交感神經”系統;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一個自動調節的“回饋機制”①,目的就是當面對壓力時能維持平衡,不致無法應付。可是由於當代生活形態的模式,使大部分人極易處於一種“交感過動”(日常生活節奏幾乎由“交感神經”主導)的狀況,猶如每天活在叢林之中面對餓虎,於是人人陽剛有餘卻陰柔不足,先是出現“力撐”的“抵抗期”,繼而產生了“腎上腺疲乏”現象,最後逐漸進入“崩潰期”,導致百病叢生。

    ①“回饋機制”:意思是身體產生某些特定化學物質,去進行一些特定反應(資訊聯絡),當這些化學物質達到某一濃度時,就會啟動一個自動機制,關閉指揮分泌這些物質的源頭,避免反應過頭而失去平衡。

    由於發生“腎上腺疲乏症”之前,大多是長期生活在壓力之下,處於“交感過動”的狀況,所以如果具有這些特徵(表8-1到表8-6)就值得注意了。基本上,任何人長期缺乏休息與鬆弛,從不關注飲食營養,承受各種壓力又無法得到釋放,常處於不滿現狀之中,且屬完美主義者(表8-7),十之八八九就是標準候選人了。至於“腎上腺疲乏症”常見之現象及後果可參閱附表。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常被民間看做是神經衰弱、腎虛,甚至腎虧的“疾病”,大多來自“壓力”的適應能力下降,屬於“腎上腺疲乏症”的現象,也是“病態年代”中的特別產物。當然這並不僅是一個“疾病”,而是代表腎上腺功能下降,或更直接是“皮質醇”分泌失調所造成的綜合性問題。處於“病態人生”的當代,瞭解是否為“腎上腺疲乏症”的候選人,在預防疾病上有重要意義,而對於已“入場”者,設法“退票”就更是難能可貴了!

    表8-1“交感過動”者的特徵

    凡事必趕

    硬把工作完成,不眠不休

    常錯過進食時間甚至少吃一餐

    常吃加工食品、速食、速食

    長期睡眠不足,成“欠睡大戶”

    沒有鬆弛時間,難得輕鬆

    緊張時呼吸快而淺(請自我測試一下)

    常依賴興奮飲料,咖啡、茶、酒

    常暴露在毒素環境中,接觸或食用受污染的空氣、化學用品、食物、水等

    缺乏甚至毫無運動

    表8-2“皮質醇”分泌過度的後果

    皮膚變薄、皺紋增加

    結締組織變化/膠原老化

    毛髮變細

    肌肉萎縮

    骨質疏鬆

    體重增加/易水腫

    反復感染/發炎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四部分 身體的致命危機——慢性發炎 發炎當道,誰能倖免

    情緒不穩(易焦慮、憂鬱)

    記憶力/專注力衰退

    經前綜合征

    性功能障礙

    表8-3“腎上腺疲乏症”常見的現象

    早上賴床,不易起來

    持續疲勞,提不起勁

    缺乏能量(元氣),懶散

    受傷或生病後復原時間拉長

    容易頭暈,特別是突然站起時

    生活樂趣減少

    缺乏耐性,易發脾氣

    注意力減弱,不易投入

    記憶力衰退,健忘

    性欲下降,性趣盎然

    經前症狀明顯,易出現“經前綜合征”

    偏愛鹹/甜食

    早上十點以後才有精神,下午三至四點體力最差

    表8-4“腎上腺疲乏症”候選人的特徵

    時常熬夜,睡眠不足

    飲食不良,以速食、速食、垃圾食物為主

    常依賴興奮飲料,如咖啡、茶、酒精、興奮劑

    呼吸快而淺

    事事求好,完美主義者(參考表8-7)

    任何事情,永不妥協

    只有工作,沒有娛樂

    極少運動

    表8-5“腎上腺疲乏症”得獎人的條件

    遭遇重大情緒壓力:人際關係、工作、家庭

    面對環境壓力:環境化學物、水及空氣污染

    承受物理性壓力:手術、生病、外傷、創傷

    解毒能力差

    常發生在呼吸道感染(重感冒)後

    表8-6沾上“腎上腺疲乏症”的後果

    精神狀況:容易失眠、焦慮、恐慌、憂鬱、情緒波動

    免疫系統:容易傷風感冒、長口瘡,感染皰疹、黴菌

    消化系統:胃食道逆流症、大腸激噪症

    肌肉骨骼關節:慢性疲勞綜合征、顎關節綜合征、關節炎、肌肉痙攣

    內分泌系統:糖尿病、甲狀腺毛病、不孕、性功能障礙、經前綜合征

    心血管:早發性心臟病、心律不齊、心悸

    中樞神經:頭痛、認知功能(分析、記憶、專注、學習)衰退

    其他:容易過敏、氣(哮)喘、水腫、酗酒、頸部僵硬

    表8-7十個“完美主義”者的特徵

    1.無法停止去想所犯過的錯誤

    2.自認是高度競爭者,難以接受做得比別人差

    3.只想做對的事情或什麼都不做

    4.要求別人也完美

    5.當感到這是一項“弱項”時,絕不會求助於別人

    6.堅持把事情做到最後一刻

    7.強迫性更正別人的錯誤

    8.很注重別人的要求與期望

    9.非常在意在別人面前犯了錯

    10.特別注意上述所描述的是否有錯處

    如何退回“腎上腺皮乏症”的入場券?

    從以上種種討論,可知“腎上腺疲乏症”的發生,絕非一朝一夕,可是一旦產生,即代表要付出許多有形與無形成本。從個人的生產力、創造力到決策能力逐漸減弱,進一步連帶健康、快樂也慢慢失去,多年積壓下來各種負荷,隨時都會出現壓垮“全人”的最後一根稻草。顯然,這已非何種靈丹妙藥能即時快速解決,而必須以全人觀念、以抽絲剝繭方式,才能有效處理,以下提供從生活及飲食上矯正的一些原則:

    要做的事情:

    晚上十時就寢。

    早上睡至九時(如有可能)。

    每天都要設法做一件讓自己愉快的事情。

    每天都要找機會大笑。

    儘量排除傷害您“元氣”的人、事、物①。

    時刻保持深呼吸。

    相信自己能痊癒(參考第七章)。

    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是喝300cc溫水加半茶匙海鹽(但不適合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

    食用真正的完整食物(自然非加工,參見表4-4)。

    找出讓身體不適的食物,並且立即避免。

    中午以後才吃水果(適合的水果:木瓜、芒果、李子、蘋果、水梨、奇異果、櫻桃)。

    每一餐都應有蛋白質、澱粉類及正確油脂(請見第九章)。

    多食用各種顏色的蔬菜。多咀嚼食物(改變狼吞虎嚥方式)。

    進食時要專一(不做任何其他事情,如看書、看報、看電視、打電腦等)。

    每日服用營養品(請見第七章)。

    儘量採取可重拾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酒,開始運動,見第七章)。

    享受重獲健康的感覺。

    常抱感恩之心。

    ①傷元氣的人、事、物:即每次遇上了,都會讓您感到毫無能量,元氣大傷的人員、事情、環境,甚至是食物,這些皆可稱之為“能量竊盜”,嘗試找出及避免這些元素,有助於減低壓力負荷。

    要避免的事(食)物:

    過度勞累(聆聽身體發出“No”的聲音)。

    含咖啡因的飲料。

    糖果類。

    超過半夜12點就寢。

    和易傷“元氣”的人、事、物在一起。

    憎恨自己。

    常感遺憾。

    依賴食物(每天固定要吃)/過敏食物。

    早上吃水果(不適合的水果:香蕉、葡萄柚、柳橙、葡葡、棗子、無花果)。

    不吃早餐。

    只吃澱粉類的食物。

    如果能把握上述各項原則,腎上腺重回小巨人的狀態仍然是充滿希望的。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四部分 身體的致命危機——慢性發炎 發炎機制,一體兩面

    打開電視、廣播電臺,翻開報章、雜誌,最常看到、聽到的藥品廣告,不管是中藥、西藥或成藥,大概以“消炎止痛劑”最多。在藥房內,一排排的藥片、一盒盒的藥丸亦以此類最常見,而大眾吃過最多的藥物,普遍亦以此類為主,顯然,當代“流行病”的特點就是與“發炎”有關!

    處於“病態年代”的一大特色,就是生活上太容易掉進感官刺激的陷阱。事實上,許多人甚至已到無法自拔的程度。在五種感官中又以視、嗅、味三覺為追求的重點,講究的就是充滿“刺激”。以“視覺”來說,由於電子產品發達,於是視聽娛樂器材、電子遊戲、電視、電腦、VCD、DVD應有盡有,讓人可以隨時隨地,甚至24小時來一個“西雅圖夜未眠”,只不過,當大眾紛紛陶醉其中,享受無限樂趣之際,電磁波的效應與睡眠失常問題,卻也悄悄伴在左右。近年來各種研究顯示,這兩者都會使人體的神經荷爾蒙如“多巴胺”與“褪黑激素”發生改變,繼而影響體內的“發炎物質”增加,使身體處於容易“發炎”的狀態;而“晝夜節奏”改變,影響了腦波形態,也干擾壓力荷爾蒙及生長荷爾蒙的分泌,使身體修復能力降低。

    另一方面,社會上不斷吹捧外表文化,“婀娜多姿”的模特兒代言的各式各樣香水、化妝品、芳香產品,更是當代女士趨之若鶩的時尚個人用品、身份象徵。至於“香味”從何而來,相信無人考究,只要感覺“芳香”撲鼻,令人神魂顛倒,眾生臣服,效果就達到了,但許多研究告訴我們,不管是何種“名牌”,這些標榜高貴典雅的產品,成分95%是由“石油”提煉而來的“化學清湯”,更是不少人長期“發炎”毛病的來源。美豔的背後,可是危機重重!

    再來看一下現代人所要求的飲食標準,一律以色香味俱全為主,其中味道更是許多人的第一選擇,因此食品製造業連“速食麵”這種化學產品,在廣告中也強調“香噴感官”,其他千百種的“摩登食品”也就不用說了。至於各家餐飲美食街,甚至速食、速食就更要講求刺激味蕾,總之要挑起消費者的口欲,讓您甘心掏出錢包。可是您可知道,單單味素這種“毒性刺激性神經傳導物質”,就可引起不少炎性反應,使很多人常感不適卻不知原由,再加上其他添加的色素、佐料,“易炎”食物材料及錯誤油脂,高溫烹調的方式等,實猶如火上澆油,足以令大眾體內隨時成為“烈焰之驅”。所有這些當今生活方式,帶來的就是普天之下變成“炎症世界”!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四部分 身體的致命危機——慢性發炎 星星之火,可以焚身!

    手指割傷了或皮膚燙傷了,除非傷害過大,否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幾乎都可毫無瑕疵地癒合,推動完成人體這種神奇過程的,就是前面說了很多的“發炎”。“醫生,我喉嚨痛,聲音沙啞……”、“皮膚癢,紅了兩天……”、“咳嗽快十天了,還沒好……”,這些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場景。每個人都有“發炎”經驗,可以說無人例外,因為一生當中,沒有人能置身於受傷或感染之外,這是每個人的生存經驗和代價,而為了因應這些狀況,人類也有一套自我維修機制,一個按部就班的修補過程,事實上,沒有這套“發炎機制”,就沒有現在的人類。

    “發炎”原出自一種自我保護功能,是對任何“傷害性刺激”的一種反應,反應之過程在於動員血液及免疫系統,猶如特警部隊,迅速讓身體產生必要的生理變化,這些變化包括受傷處血流量增加、血管擴張、血液及免疫細胞如白血球、淋巴球等大舉遷徙、發炎性物質不斷釋放①,各種吞噬細胞能力加強、纖維細胞逐漸出現等,所有這些變化的目的是設定傷害的停損點,作損害控制,同時著手清理受傷害的組織,使其儘快復原。這好比兩軍廝殺的戰場,有各種不同武器、兵種,進行不同戰術、任務,當戰事結束後,再來個戰區清理。所以不管是物理性或化學性傷害,例如接觸毒素、意外創傷、燒傷、燙傷、熱傷或凍傷,還是生物性,如遇上各種蚊蟲、病毒、細菌、黴菌感染或過敏原侵襲等,患處都會產生一連串紅、腫、熱、痛及功能喪失的現象,這些現象所反應的就是前述的生理變化過程。

    ①發炎(性)物質:指一大群由不同細胞分泌,可傳遞細胞(發炎)資訊的化學物質(學名為“胞漿素”),有點類似荷爾蒙的作用,當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後,就會導致一連串免疫、炎性變化,像發炎指標之一的C-反應蛋白就是屬於一種發炎物質。

    基本上,屬於“炎症”的身體毛病包羅萬象,從小小的皮膚擦傷到長出膿瘡,從喉嚨疼痛到支氣管氣喘(哮喘),從關節腫痛到脊椎僵硬,還有一籮筐以“某某炎”命名的毛病,例如扁桃腺炎、中耳炎、皮膚炎、支氣管炎、腸胃炎、肝炎、肺炎、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等,可真是數不勝數!

    事實上,許多人一聽到發炎,馬上就會聯想到上面提到的毛病,對身體是不好的,需要立刻做處理,看醫生、打消炎針、吃消炎藥、抗生素、搽消炎藥膏等等,而醫生們亦樂於順應患者要求,為其服務。但您可能不知道,“發炎”其實有好、壞之分,好比面臨非打不可的戰爭時,採取顧全大局(全身健康)與速戰速決(減少傷害)的措施,應是戰略面的上策。因此,“好”的發炎大部分是為了應付急性狀況,像前述的病例大家都認識;沒有發炎,便無法知道身體出現危機,故急性發炎是必要的,“它”通常屬於局部的、容易被發現,而且大多數都可痊癒,不留後遺症。“壞”的發炎則完全不同,往往代表“發炎機制”失控,炎症變化轉為長期現象,屬於全身性、系統性,不易察覺,猶如戰爭變為長期的地下遊擊戰,烽火連天,但卻看不見真正的戰場,因此難以掌握、易被忽略。

   更重要的是,“慢性發炎”幾乎是所有退化性、衰老性毛病,像糖尿病、心臟病、動脈硬化、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慢性肝炎、自體免疫疾病、各類關節炎、某些癌症等的命運共同體,亦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貽害很大。因此,“慢性發炎”就像綿延不斷的戰事,弄得家園支離破碎、民不聊生,所有這些問題其實才是大部分人的“隱性夢魘”!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四部分 身體的致命危機——慢性發炎 “發炎—消炎—腸滲漏—發炎”的夢魘旋渦(1)

    我們在前面提到“發炎”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為什麼又會出現所謂“壞”的“慢性發炎”,演變成危害健康的“元兇”呢?在知道其中道理之前,須進一步瞭解急性和慢性發炎的不同之處。

    基本上,急性發炎是經過觸發、活化、調度、清除及修補五個生理變化階段①,才使感染被控制,傷口可癒合,新細胞再長出,然後恢復原有功能。“慢性發炎”則剛好相反,顧名思義,急性是馬上(一定時間內)把工作(發炎)完成;但慢性則是“歹戲拖棚”,修復延誤。

    ①發炎生理變化,包括五個階段:


    1.觸發:細菌入侵或組織受傷即啟動發炎機制。

    2.活化:發炎物質被活化並釋放至血液中。
    3.調度:發炎物質指揮白血球等細胞到傷患處進行戰鬥或清理工作。
    4.清除:白血球像軍隊一樣殲滅細菌(吞噬作用)及清理廢物。
    5.修補:最後由纖維細胞(好像人體工兵)作整理及維修現場。

    慢性發炎通常是誘使發炎的扳機不停地扣著,例如一直接觸過敏源或暴露在化學毒素中而不知,感染的病毒揮之不去,像B、C型肝炎病毒帶原。長期扣著扳機代表“活化”持續,各種與發炎有關的細胞不斷被調派去患處,炎性物質持續釋出,清理的工作越來越難以完成,附近的組織開始受到波及,修補工作負擔加大,受傷處不易癒合或出現疤痕、瘢塊情形(這些狀況發生在血管內,就是形成粥狀硬化、膽固醇積聚、管徑變窄、血壓上升、血管開始阻塞;出現在肝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形成),到這個時候,功能失調變成常態。不過,更重要的是慢性發炎大部分會演變成全身性、系統性,而且無法真正痊癒或癒合。

    此外,發炎的組織會產生“放射式”效應,使得看起來毫不相關的遠處器官受影響。例如近年來研究顯示,慢性牙周病或牙齦炎會引起血管硬化,並且與冠狀動脈病變(冠心病)及腦中風有關;長期大腸激躁症和“腸滲漏”現象(第十章)與關節炎關係密切等。顯然,即使一開始看似無關痛癢的小發炎,假如讓它變成長期慢性的話,許多出乎意料的毛病就會產生,出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景況。但為什麼那麼容易變成慢性呢?這就是前述的當代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方式,使很多人身處“易炎”狀態而不知。因此要避免“星星之火”焚身,去除慢性發炎“原因”與降低發炎“風險”確是首要任務(表9-1至表9-7),但在病態年代中,要真正做到這兩點並不容易,因此設法平衡“發炎機制”,讓發炎物質得到安定,不失為更切實際的做法。當然把“發炎—消炎—腸滲漏—發炎”的惡性循環打破,建立一個不易發炎的身體就是終極目標了。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四部分 身體的致命危機——慢性發炎 “發炎—消炎—腸滲漏—發炎”的夢魘旋渦(2)

    現行的醫療觀念,碰上任何發炎,不管是意外損傷、運動扭到,抑或喉嚨疼痛、關節發炎,大部分人都會想盡辦法用藥物(找醫生或買成藥)來止痛消炎,於是服食各種消炎止痛劑、抗生素成了標準治療慣例。事實上,在所有的藥物中,消炎止痛劑是最多人花錢購買的藥物,也是在暢銷藥品,特別是“成藥”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大眾所熟悉的像百服靈、阿斯匹林及許多所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等,真是不勝枚舉,而抗生素的濫用,更是到了幾乎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您可知道這些藥物的作用,只是短暫地阻斷發炎過程,或濫殺了無辜(好、壞細菌一起消滅),而完全沒有根除發炎的原因、誘因。除了掩蓋症狀,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類更是高居藥物不良反應的榜首(《美國內科學雜誌》1997年的報告中,美國每年平均就有7000多人的死亡與76000多人的住院是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有關)。

    事實上,這類藥物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所謂“兩難局面”,因為止痛的同時,卻不斷刺激腸黏膜,破壞保護黏膜的因數,引起慢性腸道發炎,逐漸出現“腸滲漏”現象,長期依賴這些藥物的人,等於讓長達30尺的腸道,長期籠罩在“炎性風暴”之下,持續觸動人體最大的免疫網(沒錯,腸子是最大的免疫網),造成“腎上腺壓力”現象,引起“皮質醇”分泌增加,阻礙修復功能,干擾免疫力,也埋下日後發生“腎上腺疲乏症”(第八章)的禍根;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更是造成“腸道生態”失衡的一個主因(第十章),而且同時也會產生“腸滲漏”狀況,出現“腸漏綜合征”,使得原想消炎卻反而使發炎的狀況全身化,波及其他組織、器官,結果是前有狼後有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掉進了“發炎—消炎—腸滲漏—發炎”的惡性循環、夢魘漩渦!

    不做“易燃”人體,避免與“炎”共舞

    如果把“發炎”喻為“山火”,我們都知道太乾燥的氣候,烈日(發炎物質)當空最容易發生山火,一根小火柴(扳機)就可造成熊熊烈火(急性發炎),一發不可收拾,即使燒完了也到處留下殘火(慢性發炎),但另一方面,假如雨水(消炎物質)充足的話,就會森林茂盛、綠草如茵,同樣的一根火柴,可能只點燃一片樹葉。顯然“火柴”不是造成山林大火的原因,它只是誘因的“扳機”,陽光和雨水的平衡,才是決定森林是否容易大火延燒的“前因”,烈日促進“生火”,雨水則協助“防火”。當“發炎”與“消炎”因素失衡,亦即只有烈日而缺雨水,就容易導致各種炎症的發生。因此,所謂“壞”的發炎,主要是體內炎症狀況失去平衡,所以針對“平衡因素”矯正就是關鍵!

    基本上,“平衡因素”主要在於發炎物質,而所有發炎物質會受到前述生活方式的影響,其中“飲食”一環尤其重要,特別是所食用的“油脂”,油脂對了,可以消炎;油脂錯了,就容易發炎。許多人長久以來被誤導,只要聽到油就唯恐走避不及,滴油不沾,殊不知油分好、壞,現代人的問題不在於吃油,而是“吃錯油”。所謂錯的油,指的是那些被過度宣傳的“不飽和脂肪”和“轉化油”(“氫化油”或有人說“反式脂肪”),因為這些都是經過加工而來,實際上是“人造油”,亦即原來的油脂化學結構已被改變,會造成體內的細胞傾向增加製造“發炎物質”,因此長期食用之後,就會出現只有烈豔陽光而無甘露雨水的森林環境,使您成為“易燃”一族!所以要避免“與炎共舞”,首先就是要找出您的可能發炎原因及風險(表9-4與9-7),第二是應檢視您常吃的食物,減少“易炎”食物,增加“消炎”食物(表9-2至9-6),最後則是改變您的飲食方式。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五部分 腸胃功能失調——“腸滲漏”綜合征 “蝴蝶效應”

    原則上,從飲食方式來平衡發炎因素,有下列幾個要點:

    1.食用真正完整而非加工的食物(參見表4-4),例如選擇-豬肉而非火腿,鮮魚而不是魚罐頭,蘋果而非瓶裝蘋果汁。

    2.食用大量蔬菜,特別是十字花科,像菜花,芥藍菜,綠色葉菜類,莢豆類。

    3.儘量以低升糖指數食物為主(表9-4)。

    4.多吃高抗氧化食物(表9-6)。

    5.油脂以單元不飽和油脂如橄欖油為主,避開加工的多元不飽和油如玉米油、芥花子油、沙拉油。高溫烹調則以牛油、椰子油,或棕櫚油優先(但不要超過熱量的10%)。文再勘誤:芥花子油為冷壓法製造,屬優質單元不飽和油脂

    6.要避開個人過敏的食物。

    7.減少食用紅肉類如牛、羊、豬等。

    8.適當補充協助消炎的營養物(表9-5)

    表9-1引起發炎的常見原因或誘因

    1.感染(病毒、細菌或黴菌:最易隱藏在牙齦、腸胃道及生殖器官)。

    2.過敏(食物與環境)。

    3.外傷或創傷(意外或運動)。

    4.氧化壓力與自由基(參見第七章)。

    5.毒素(內毒素及外毒素如農藥、化學物質、環境污染)。

    6.胰島素阻抗現象:代謝綜合征。

    7.過重或肥胖。

    表9-2常見“易炎”食物

    1.糖(澱粉)類:白麵粉製品如白吐司、包子、饅頭、麵食等。

    2.有殼海產類:蝦、蟹、蠔、螺、干貝等。

    3.紅肉:牛、羊、豬。

    4.罐頭、加工食品、罐頭火腿(午餐肉)、香腸、臘味。

    5.乳類製品:牛奶、乳酪(芝士)、奶油、霜淇淋(雪糕)。

    6.油脂:油酥、人工植物油、轉化油、沙拉醬(像千島醬)。

    7.飲料類:汽水、酒精、咖啡、紅茶、色素飲料。

    8.糖精類:糖漿、白糖、方糖、糖包、代糖。

    9.其他:雞蛋、比薩、餅乾、甜甜圈、爆米花、西點、蛋糕。

    表9-3常見“消炎”食物

    1.五穀類、大麥、糙米、小米。

    2.魚類(鱈魚、鱒魚、比目魚)及瘦肉如土雞。

    3.豆類:青豆、豌豆、黑豆、黃豆、扁豆。

    4.堅果類:杏仁、腰果、核桃、夏威夷豆、芝麻、南瓜子。

    5.飲料:米漿、豆漿、杏仁奶。

    6.蔬菜類:特別是綠色葉菜類、十字花科如菜花、芥藍菜。

    7.油脂:橄欖油、亞麻子油、南瓜子油。

    8.水果:甜分較少的水果如柑橘類、檸檬、草莓、藍莓。

    9.香料:肉桂粉、薑黃粉、大蒜、薑、芹菜、麝香。

    表9-4低升糖指數食物

    莢豆類、大豆、黑豆、扁豆、青豆。

    蛋白質類(肉類、魚類、蛋類、乳酪、乳製品)。

    水果(李子、蘋果、桃子、柳橙、葡萄柚、水梨)。

    蔬菜類(綠葉蔬菜、番茄、低澱粉瓜果類)。

    脂肪類(橄欖油、牛油)。

    全穀類(糙米、黑麥、大麥)。

    堅果類。

    表9-5消炎的營養物

    薑黃素/辣椒素。

    乳香。

    鳳梨素/迷迭香。

    魚油/亞麻子油。

    薑/大蒜/洋蔥。

    表9-6高抗氧化食物

    梅子(西梅)。

    葡萄乾。

    藍莓/草莓/木莓。

    甘藍。

    菠菜。

    菜花。

    甜菜。

    苜蓿芽。

    球芽甘藍。

    紅椒。

    李子。

    櫻桃。

    洋蔥。

    紅葡萄。

    柳橙。

    表9-7易炎一族的風險評估(回答“是”超過五項或以上的即屬高風險)

    1.住在大城市/活動在通風不良的建築物內。

    2.年齡超過四十歲。

    3.有吸煙習慣。

    4.每週運動少於三次,每次少於三十分鐘。

    5.體重超過標準10%或以上。

    6.曾因重大傷害住院。

    7.每週食用深海魚類少於兩次。

    8.常感疲倦、易累。

    9.常感壓力。

    10.常感情緒低落或憂鬱。

    11.常暴露在有農藥的地方。

    12.常有皮膚毛病或疹子。

    13.常失眠或睡眠不佳。

    14.易傷風感冒(一年超過四次)。

    15.有過敏性鼻炎、花粉熱。

    16.常患牙周病。

    17.牙齦易出血。

    18.常感關節僵硬或肌肉酸痛。

    19.有高血壓。

    20.有氣喘毛病。

    21.血糖曾超過100mg/dl(或)。

    22.曾患各種慢性炎症如:支氣管炎、肝炎、關節炎、大腸炎等。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五部分 腸胃功能失調——“腸滲漏”綜合征 腸胃功能只是消化食物嗎

    “一隻蝴蝶在巴西拍動翅膀,兩周後可能在美國德州引發龍捲風……”

    20世紀6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天文學家Lorenz教授針對氣象變化,發表了名震一時的“蝴蝶效應”現象,原意是描述在任何系統中,只要開始設定的條件有一點點不同,都會產生不可預測的後果,這個“假說”所闡述的,其實就是環環相扣的“整體”概念,後世把這種現象引申至無論任何事件、系統、領域、市場或社會,原始的一小步差錯或分歧,往往都可能帶來無法想像的深遠影響。對身體健康來說,何嘗不是如此?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而當中最能反映這個觀念的就是“消化系統”了。事實上,本書的一個很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讀者能夠對“健康”重新建立一個“整體觀念”,而不要局限在狹窄的某某“解剖”部分,造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甚至掉入見樹不見林的境地。

    在行醫20餘年中,有頗長的一段日子,作者(註:梁錦華醫師)專注于肝膽腸胃的診療及研究工作,也是臺灣最早發表有關“脂肪肝”與“酒精性肝病”論文的研究者,與其他的消化系專科醫生一樣,每天接觸的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毛病,像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胃炎、大腸激躁症、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膽結石、肝癌等。

    可惜主流的“消化科”專家,大多只關注“局部構造”方面的病變,專精於各種高科技“影像診斷”,從胃腸X光攝影、內視鏡、超音波、核子掃描到血管攝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儘管通過這些檢查技術確能發現細小病灶,找出小至半公分的腫瘤、毫無症狀的結石……,但過度把焦點放在結構上,忽略“腸胃功能失調”帶來的全身性影響(主流腸胃科對“功能性胃腸病”多數隻以“心身症”視之,而仰賴鎮靜劑等藥物治療),除了難以解決眾多“功能性毛病”的困擾外,更錯失真正“預防”的機會,陷入只有藥物治療的方式。

    另一個原因是,未能正視其他可引起消化系統變化的因素,例如“心智——腸胃層面”、腸道菌叢生態、腸道相關免疫組織狀態、肝臟解毒能力、食物過敏與“腸滲漏”等帶來的衝擊,往往讓許多人在出現所謂的“蝴蝶效應”毛病時,無法瞭解及因應。基本上,之所以導致這種情況,就在於主流醫學普遍缺乏前述所強調的“整體觀念”及過度依賴“藥物”的治療模式。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五部分 腸胃功能失調——“腸滲漏”綜合征 能入口的就是食物嗎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人體以細胞為本,細胞靠營養為生”。沒有良好的人民,難有健全的國家;沒有正常的細胞,也不可能有健康的身體。正常細胞是建立在正確的營養及有效代謝的基礎上,營養來自“食物”,“食物”是動力的源泉、傳送生命資訊的使者,猶如汽車在路上賓士全憑“適當”的汽油,但燃燒汽油所帶來的廢氣亦須有效排放,才不致阻礙引擎的功能及壽命;同樣地,食物分解後也會產生廢物甚至毒素,當然也需要細胞有效地處理,才能持續維護正常功能。

    基本上,食物的“本質”固然會影響細胞的營養狀況及資訊互動,但消化、吸收、同化(利用)及代謝(排泄)等腸胃功能更為關鍵。此外,腸黏膜的完整性、腸道的菌叢狀況(下述),也是決定食物能否發揮健康效用的因素。不過大多數人(包括許多醫護人員)對腸胃系統的認識,只停留在“消化”及“排泄”方面,但實際上,腸胃功能之多樣性,在人體健康上所扮演的角色可真是多姿多彩!

    腸胃道的功能

    營養功能:食物的消化、吸收、同化、代謝、排泄作用。
    屏障功能:腸黏膜具有保護作用、防止異物入侵。
    排毒功能:配合“腸肝迴圈”及“拒載”效應,對環境毒素、內毒素、殘餘 藥物等進行排除及清理。
    免疫功能:腸道相關免疫組織是人體最大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球蛋白(slgA),進行過敏原處理。
    生態功能:菌叢分佈,共生作用。
    大腦功能:“腸內神經系統”又稱第二大腦,具神經傳遞作用,發出腸-腦反應,與情緒、感官、壓力互動等。
    資訊功能:製造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與憂鬱有關的血清素),利用食物作為資訊物質以便細胞之間得以溝通。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五部分 腸胃功能失調——“腸滲漏”綜合症,腸道發生“土石流”,身體出現“大地震”

    相信大家從小就聽過“病從口入”這句話,西方的諺語也有一句“You are what you eat”。雖然兩者文義不同,但卻有“所見略同”之妙,所表達的資訊就是食物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讓食物成為您的良藥;良藥就是您的食物。”而中國數千年來的“食療”亦盛行至今,顯示東西方對食物的重要性看法一致,不過除了食物,更具關鍵影響的則是腸胃的功能狀態。

    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覺,以為只要能入口的東西就是食物,已經吃進肚子的就屬於我們體內。其實腸道從“口腔”至“肛門”是與外界完全相通的,任何吃進的食物在未經吸收前都不屬於身體。更重要的是,在每天的進食過程中,除了具營養價值的食物外,還包括眾多的加工食品、垃圾及冒牌食物,且中間還夾帶大量的“有害物質”,包括環境毒素、化學添加物、防腐劑、人工色素、過敏原、殘餘藥物、氧化物、致癌物質、細菌、異物等,這些有害物質不但無法提供營養,甚至會破壞腸道黏膜,阻礙正常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加肝臟的解毒負擔,並且會造成許多所謂的“食物不良反應”(例如食物過敏、腸胃炎等)。很明顯地,我們的腸道內真的是“龍蛇大混雜”。因此,腸道必須有能力區分正常的食物與有害的物質才能保有其完整性,這也是腸道一項不能忽視的重要功能。

    另一方面,我們每次吃進的“食物”,都必須經過各種酵素(酶)、胃酸、膽鹽、胰液等分解(消化)、吸收(食物分解後進入血液)、同化(營養素進入細胞)才能真正被人體利用,例如牛排變成氨基酸、義大利麵變成葡萄糖、食用油轉成脂肪酸等,在尚未完成這些過程之前,所有這些所謂食物都只是外界分子,對身體來說完全是“陌生者”,是需要被“留校察看”的,因此腸道就必須嚴格把關。

     換言之,除了消化與吸收作用外,腸道實際上是人體一道非常重要的屏障,亦是身體最大的淋巴免疫系統,擁有身體最多的淋巴組織(才有足夠力量對付有害物質)。

基本上,消化道具有三種防禦能力:

    1.物理性:上皮細胞緊密接合,防止有害物質溜進血液中,“腸道黏液”可防止細菌及異物份子黏附在腸壁上產生病變。

    2.化學性:各種分泌物如酵素、胃酸、膽鹽等協助分解食物,消滅有害細菌等。

    3.免疫性:腸道的免疫系統是體內最大免疫系統,負責產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作為人體黏膜最佳的“海岸防衛隊”,阻擋像病毒、細菌、黴菌、異物、毒素等入侵。事實上,人體70%的免疫系統環繞著腸道,尤其是集結在小腸附近,腸道每天產生的免疫球蛋白比身體任何其他部分都要多,但長期飲食不良或持久處於壓力狀態則會減少產生,後果變得容易發生黏膜毛病,像呼吸道感染、口腔炎、膀胱炎、陰道炎、腸胃炎等。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五部分 腸胃功能失調——“腸滲漏”綜合症 腸道發炎,腸滲漏症與不明原因疾病

    腸道全長約25-30尺,總表面積相當於一個網球場的大小,由於腸道實際上是與外界完全連接的,時時刻刻都要面對不同的環境挑戰,因此腸道壁(黏膜)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每天從腸道經過的物質如前述,皆需要經過腸道黏膜細胞加以篩選,以免傷害性的毒素、微生物及未經完全消化的食物分子進入血液中,產生不良反應。但另一方面,黏膜亦要肩負吸收利用各種已經消化過的食物的責任。

    由此可見腸道一直都扮演“多重角色”,既要作為人體屏障(像皮膚的角色),又是最大的免疫系統,也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地方,當然更是排泄廢物的所在。因此如果腸道壁受損,就會產生類似“滲漏”的現象(發生之原因參考表10-1),就好像房子漏水,若不及早趕緊加以修補,碰上風雨交加時,就會變成“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困境,後果恐怕超乎想像,亦即腸道一旦形成“腸滲漏”現象,許多病態情況就會陸續浮現(表10-2),產生所謂的“腸滲漏綜合症”。這個時候,雖然腸道只是出現“土石流”,身體可就發生“大地震”了!

    表10-1腸滲漏綜合症的原因

    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

    慢性壓力誗菌叢失衡

    環境毒素/內毒素(經食物代謝後之廢物)

    食物過敏

    老化

    酒精濫用

    慢性炎症

    重大創傷

    化療/電療

    患愛滋病

    表10-2與菌叢失衡/腸滲漏綜合征有關的症狀及徵候

    腹痛/腹脹(尤其是餐後)

    便秘/腹瀉

    消化不良(打嗝、脹氣、蠕動聲明顯)

    疲勞/倦怠誗慢性肌肉關節疼痛

    思考衰退/記憶力衰退

    情緒波動誗免疫力差/易感冒

    慢性皮膚病變如青春痘、濕疹、皮疹

你還在看西醫嗎 第五部分 腸胃功能失調——“腸滲漏”綜合症 蟲蟲危機!寄居腸道的“常客”比主人——“細…

    還記得前面兩章所提到的“發炎”與“壓力”嗎?由於當代的生活方式(壓力、毒素、缺乏睡眠等)與飲食形態(高糖、咖啡、酒精、垃圾食物、食物過敏等)很容易成為腸道發炎的誘因,再加上藥物濫用(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隱性腸道發炎幾乎快到了“人人得獎,永不落空”的地步。一般來說,腸道發炎的結果就是“腸滲漏”變化的開始,當出現“腸滲漏綜合症”時(症狀與徵候參考表10-2),也就是“蝴蝶振翅”之日了:

    1.首先腸道發炎時,會減少消化酵素的分泌,消化能力下降,消化不良的結果就是常常出現脹氣、打嗝、排氣(放屁)、便秘或腹瀉等症狀,此時亦是“大腸激躁症”可能被診斷的時候。

    2.腸道發炎時,容易造成吸收不良,營養缺乏。

    3.發炎又會造成“腸滲漏”的出現,使部分食物未經完全消化而形成食物過敏原。

    4.腸道排泄受到抑制,容易造成“化學敏感症”。

    5.“腸滲漏”也使得其他內外毒素、代謝產物、氧化物等進入血液中,增加肝臟解毒的負荷。

    6.腸道發炎使免疫球蛋白A生產減少,造成口腔、鼻竇、膀胱、陰道、呼吸道等容易受感染,也會使酵母菌異常增加,甚至出現“念珠菌感染”。

    7.某些從食物及環境毒素而來的“化學物質”會導致神經荷爾蒙失調,影響“認知功能”,甚至“性格行為”。

    8.另一方面,一些腸道細菌甚至出現“細菌遷徙”(細菌搬家)現象,造成其他器官像膀胱、陰道等發炎。

    9.腸滲漏也容易造成食物過敏,挑起所謂的“交叉反應”,引起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

    10.當慢性腸道發炎持續,會令腎上腺壓力增加,最終產生“腎上腺疲乏症”。

    凡此種種,後果就是使身體功能失常或衰退,終至器官發生病變,甚至出現許多所謂不明原因的疾病(表10-3、表10-4)。

    表10-3與腸滲漏綜合征有關的毛病

    營養不良

    慢性腸炎/大腸激躁症

    皮膚病變/蕁麻疹/濕疹

    過敏症/氣喘

    偏頭痛

    慢性關節病變/僵直性關節炎

    自閉症/過動症

    肝炎/肝機能異常

    慢性疲勞綜合症

    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等

    表10-4與菌叢失衡相關的疾病

    局部:憩室炎/大腸炎、大腸激躁症、大腸息肉

    全身:皮膚:濕疹、慢性蕁麻疹、痤瘡、牛皮癬

    骨骼關節:肌肉纖維疼痛症

    心臟血管:動脈硬化症、心衰竭

    免疫系統: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慢性疲勞免疫不全綜合征

    內分泌:壓力綜合征、荷爾蒙失調

    生殖泌尿系統:陰道炎、膀胱炎

    神經精神:過動症、自閉症、偏頭痛、精神分裂症

    癌症:大腸癌、乳癌等

~以上~